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是什么?
目前,我國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產權交易和農民自建。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的房屋補償價格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所在地的補償價格。計算方法如下:
1。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價格=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補償單價×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同一拆遷范圍內集體土地上有多套住宅的,應當按照房屋的結構、等級計算合并補償。宅基地權屬位置補償價=宅基地綜合補償單價×宅基地核定補償面積。
未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設用房,按照重置價格和剩余使用期限進行補償,宅基地權屬所在地不給予補償價格。
集體土地住宅補償單價和住宅用地權屬所在地補償單價,由市國土房管局根據從化市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適當調整,從化市國有土地權屬基準地價和房地產市場變化情況,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定期公布。被拆遷房屋的安置面積按照以下標準確定:被拆遷房屋核定建筑面積在人均(25-30)平方米以下的,按人均(25-30)平方米確定;在人均(25-60)平方米之間的,按人均(25-60)平方米確定按核定建筑面積;人均60平方米以上的,按人均60平方米確定。
其中,2人以下(含2人)的家庭,由2人批準;未生育的已婚育齡夫婦,由3人批準。同一拆遷范圍內集體土地上有多處住宅的,應當合并計算房屋建筑面積。三是農民自身建設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城鎮規劃,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建設。討論了以下兩種情況:(1)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有宅基地,此時宅基地可安排被拆遷人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具體形式如下:
1按照宅基地所有權的區位補償價格進行補償。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統一建設房屋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條例》第九條的有關規定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償,并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已竣工的安置房進行分配被拆除的房屋。
(2)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有農用地的,可以轉為非農業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安置房的,拆遷人應當辦理集體土地征用手續,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并依法繳納相關費用,并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的補償價格補償村集體經濟組織。上述內容是對小編“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辦法”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過期法院怎么處理
2021-02-13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