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集體土地征用程序一般如下:
(1)申請建設用地(必須是國有土地,村鎮公共設施和村民住宅除外);
(2)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3)辦理征地審批手續;
(4)簽發征地通知書;
(5)實施征地補償(經批準的征地方案應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一起在征地區公布,并聽取意見。有爭議的,由縣政府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申請裁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征地費用。)第四十五條征收下列土地,由國務院批準: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
(三)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
根據國務院《基本農田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基本農田是指根據一定時期內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能占用的耕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征地審批權限為:(一)基本農田以外不超過35公頃的耕地;(二)其他不超過70公頃的土地。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征收土地后,應當報國務院備案。同時,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規定,我國實行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征收農用地的,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提前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具體審批權限為:(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公路、管道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占用的土地和批準的建設項目(二)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實施規劃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按照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批準。在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三)其他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建設項目占用的土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征地審批和農用地轉用審批是兩個不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程序。
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需要單獨辦理征地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在征地審批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應當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需要單獨辦理征地審批手續。超過征地審批權限的,應當報國務院批準。
以上是相關答案。征地時,一般不需要向國務院提出申請,除非是基本農田。土地被征用后,一般會補償房地產或貨幣,由被拆遷戶自行選擇。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廣東省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9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