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缺陷:現行《土地管理法》雖然對土地征收的標準、程序、主體、補償等都有詳細的規定,但大多強調被征收地所擁有的權力,而對被征收地的權益的規定卻不盡相同農民是不夠的。因此,一些土地征收行為往往是“柔性”執行,這損害了農民的權益。建議在修改土地管理法時,更充分地考慮農民權益,進一步完善征地補償規定。《土地管理法》規定“被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物權法》還規定“被征收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幼苗的補償費應當依法足額支付”。但是,這一“全額”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法律解釋。即使把“全額”理解為各種費用,把征地補償全部交給農民,也不能肯定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會降低。更有甚者,征地補償金的分配也有相關規定,真正掌握在農民手中的只有一部分。這一補償標準從計劃經濟時代就開始使用,它考慮的是土地作為農業資源的表觀價值,而沒有考慮征地后土地的資產價值。當然,被征收土地的增值主要靠政府的投入,但法律不允許農民通過農轉非實現土地增值。因此,我們不應該考慮誰的投入導致了土地的增值,而應該考慮誰持有增值資產。如果是農民持有的,那么當地政府應該付出合理的價格來獲得這種財產。《土地管理法》還規定,征地補償金按照“征收前三年的年平均產值”計算。雖然用三年平均產值來計算土地耕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但法律沒有規定特殊情況的處理。而且,從目前情況看,土地年產值在不斷增加。計算過去的產值而忽視土地未來的增值是不公平的。而且,近年來,由于環境的破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如果征地前的前三年是大災年,土地產量大大減少,補償金該如何計算?可見,按產值補償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考慮。《土地管理法》還規定,征地補償應當“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這一點有待提高。我們已經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階段。農民也可以通過科學種田等方式追求小康生活,有權利、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其次,如果不降低原生活水平,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還能維持多少年?綜上所述,土地管理法修改時,在制定征地補償制度時,應更多地考慮公平因素,以解決存在的問題,更充分地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使整個社會在一個不穩定、和諧、共贏的環境中發展進步。當前土地征收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與土地征收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和政府對土地管理的缺位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法征收、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國家可以:,為了公共利益,依法征收、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事實上,公共利益的概念已經延伸到經濟建設領域。可以說,很多企業都是以“公共利益”的名義申請土地,因此存在著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問題。我為公眾利益建了一所學校和醫院。我發展經濟適用房小區是否也符合公眾利益?此外,“公共利益”外延界定不清也導致國家機關對土地征收權的極度濫用。因為我國征地補償費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而是國家單方面制定的補償標準和范圍,遠遠低于市場價格。即使如此低的價格往往是由土地使用者支付的,但國家卻無償取得土地,加劇了土地征收權的濫用。按照現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實際上是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即從農村集體所有制向國家所有制的轉移。既然是兩種所有權的轉移,那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價應該由市場來決定,由合法的地價評估機構來評估。一方面,這一制度受到市場、土地利用、區域差異、種植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根據法律規定,集體土地征收是單方面的、強制性的,被征收單位不得拒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被征收土地的農村組織和農民有異議的,有權請求人民政府批準征收土地的判決土地補償標準。這一異議是指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中未提及的被征地單位補償款不足6倍至10倍,但超過10倍的救濟措施。此外,這樣的規定也違背了民法規定的財產所有權基本權利,沒有體現農村集體組織作為土地所有者的法律地位。根據現行法律法規規定,征地補償范圍一般限于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苗木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新增菜地開發建設資金、土地復墾費或耕地復墾費等隨著土地市場的發展,這種補償并不能彌補農民土地的損失。因此,是否可以考慮像國外那樣進一步擴大征地補償的范圍。例如,加拿大的土地征用補償一般包括(1)對被征用部分的補償必須以土地的最高最佳利用率和當時的市場價格為基礎。(二)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賠償,主要是對被征收土地的剩余非土地征用、建設或者公共工程對剩余部分造成的損害,也可以包括對人身損失、經營損失和其他有關損失的賠償。
(3)對干擾損失的賠償,對因全部或基本征用不動產造成的混亂所造成的成本或費用的賠償。(4) 安置困難補償。此外,德國的土地補償范圍也值得借鑒,如(1)土地或其他標的物權利喪失的補償標準為:征收機關決定征收申請之日土地或其他標的物的轉讓價值或市場價值。(2)經營損失補償,補償標準為:與其他土地投資取得的收入相同。(三)收取標的物的一切附帶損失。事實上,我國一些地方在征地補償范圍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江蘇省蘇州市土地征收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了維修費,《辦法》第二十四條也對維修費的分配作了詳細規定。另一方面,土地補償標準有點太低。按照法律規定,補償標準是征收前3年畝產的6-10倍,所以荒地補償費每畝5000元左右,即使有的農村耕地只有2萬元,更不用說彌補損失,甚至連原來的生活水平也難以維持維護。安置補助金過低,難以解決勞動安置問題,與我國現行勞動法不相適應。如湖北省的安置補助一般為5000—14000余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假藥要坐牢嗎
2021-01-19商鋪不交房租怎么清退
2020-12-27業委會委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1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