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線城市房地產的飽和,開發商將目光轉向了二線城市。因此,二線城市的地價出現上漲。某市縣政府看到土地增值收益非常可觀,便開始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強行征用縣郊農民的農用地。在沒有任何程序的情況下,它公開宣布被征收的集體土地已經國有化。在征地過程中,必須遵循哪些程序?具體回答:縣政府的征地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將征地程序概括為:發布征地通知書-征求村民意見-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編制“一本書”,四個方案“審批-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審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審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土地補償登記-實施補償安置方案,交付土地。相關法律:
建設用地審批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征地計劃依法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批準文件之日起10日內,公布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內容。公告期屆滿,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征地方案和征地補償登記情況,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收土地的鄉鎮范圍內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應當符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支付土地補償費,根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向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支付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落實需要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方式。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征地計劃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和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土地用途、范圍、面積實施,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征地補償期限,應當在征地前經批準,并由所在鄉(鎮)、村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地鄉(鎮)、村公布,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土地補償安置糾紛不影響征地計劃的實施。
附件: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對土地征收實行兩級審批制度。國務院的批準權為: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三)其他耕地超過70公頃。其他土地用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報國務院備案。在征地審批中,要征用農用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農用地用途,或者同時改變農用地用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房東能否隨意帶人看房
2021-01-30單位查閱配偶護照,是否侵犯隱私
2021-02-28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網上怎么向勞動局投訴
2021-03-14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年齡有限制嗎
2021-03-07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