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規定,承包人依法享有相應的承包土地征用和占用補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發審[2005]6號)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協商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分配土地補償款。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已經加入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要求繳納相應份額的,應當給予扶持。處理這類問題的原則是:第一輪和第二輪土地承包后,遷往城郊的農民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承包地,土地被征收后,應當依法取得土地補償費。二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精神,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群眾應當依法參與集體剩余補償的分配法律。第二輪土地承包后,遷入城郊的農民要求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配征地補償金,依照當地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討論決定實施。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28異地羈押逃犯怎么計算拘留時間
2021-01-11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