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占用的集體土地,不需要征收,也不需要征收集體土地為國有土地,所以不需要申請政府征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手續。永久性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由國務院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市、村、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規劃將永久性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照年度土地利用規劃分批實施,由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準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按照國務院規定批準。在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村鎮建設用地范圍外,將永久性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由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由國務院授權的中央政府管理。集體土地征用的基本過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征用農民集體土地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地村組書面公告。征收鄉(鎮)農民集體土地的,應當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實施:有關人民政府土地和房屋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地人為單位編制并公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3。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意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布后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人民政府土地和房屋管理部門提出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關人民政府土地和房屋管理部門應當研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地方案進行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審批要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和房屋管理部門審批時,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和房屋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后,報有關人民政府審查同意附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征地權利人。舉行聽證的,還應當附聽證筆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管理:有關人民政府土地和房屋管理部門將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撥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后,有權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繳費清單。人民政府土地房屋管理部門有權督促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收支情況,便于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進行查詢和監督。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占用的集體土地,不需要征收,也不需要征收集體土地為國有土地,所以不需要申請政府征地。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