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拆遷協議后拿不到房子,房屋征收部門不交付安置房,怎么辦,被拆遷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一)對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查封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扣留、凍結財產和行政強制執行;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拒不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其他行政許可決定不服的;(4) 對行政機關作出的確定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5)對征收征用決定和補償決定不服的;
(8)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9)認為行政機關非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非法要求履行義務其他義務;
(十)認為行政機關未依法支付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社會保險金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不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的(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等其他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起訴的其他行政案件。安置房交易中應注意的問題與普通商品房相比,安置房的交易風險要大得多。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房價上漲容易誘發賣方違約。根據政策,自取得房產證之日起5年后,出賣人才能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買受人。在這5年的漫長時間里,房價走勢難以預料。當房價大幅上漲時,出賣人可能違約,再次將房屋賣給出價較高的人。二是買受人無法獲得房屋重新拆遷的補償利益。在城市擴張過程中,一些新建安置房再次面臨拆遷的情況并不鮮見。此時,拆遷部門支付的補償款往往高于安置房的成交價,買賣雙方在拆遷補償款的分配問題上經常發生糾紛:出賣人認為房屋未轉讓的,拆遷補償款屬于出賣人;買受人認為,如果房屋已全部落戶并已入住,拆遷補償款應歸買受人所有。從法律角度看,拆遷補償仍應屬于出賣人。因此,出賣人在收取購房款后,仍有權獲得拆遷補償。第三,易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果交易時間過長,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會導致糾紛。如果出賣人在轉讓完成前死亡,出賣人的繼承人對買賣合同有異議,買受人必須與素未謀面的繼承人協商,才能完成轉讓。最終,買家將不得不選擇通過訴訟解決問題。至于要竣工多久,很難預測,購房者也無法拿到房屋的產權證。此外,國家稅收、信貸等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也將使買賣雙方重新評估交易的得失。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房屋征收部門未交付安置房的,被拆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征地拆遷的咨詢
2021-03-19交付的房屋怎樣才算合格
2020-12-14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