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是一個村集體組織的成員。張某和妻子李某從村委會拿到了2.5畝口糧用地。雙方簽訂了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但沒有辦理土地承包經營證。后來,張某和李某帶著孩子去小城鎮生活(戶籍還是農業),然后把上述口糧交給同村集體成員王權。雙方都沒有簽訂合同。但村委會在土地賬本上將上述張某名下的土地轉讓給了王權,王權還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村委會繳納了土地承包費等費用。一年后,張某、李某回到村委會,以沒有耕地、沒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來源為由,要求收回交給王全岱庚的土地。王權以爭議土地已轉讓給王權為由拒絕歸還。此外,村委會也沒有明確張某和王某的關系是土地出讓關系還是同意出讓關系。法律分析:
< P>。在這種情況下,土地作為食物配給地的斗爭是張和李定居的基礎。張某、李某全家搬到小城鎮居住,并沒有自然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雖然爭議土地交給了王權管理,土地賬本也做了調整,王權直接向村委會交納了土地費,但這一事實并不足以說明張某和李某已經同意將土地轉讓給王權,村委會也沒有明確承認這一事實訴訟雙方之間的土地轉讓,應視為不同意轉讓。因此,王權主張土地轉讓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關系,主張不能成立。應當認定,爭議土地是張某、李某委托王權耕種的,張某、李某有權要求王權返還承包地。首先,從爭議土地性質的角度來看,土地流轉的土地是糧食定額土地,是按家庭人口分配給村集體組織成員的耕地,是家庭成員定居的基礎。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除家庭承包人全家可以遷入設區的城市,成為非農家庭,用人單位可以收回林地以外的耕地、草地外,家庭承包人不受損失原則上遷入其他城鎮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家庭承包人自愿放棄、集體組織批準的除外)。可見,家庭承包耕地的農戶承包經營權受到現行法律的限制,這也符合維護農村穩定、保障農民享有土地基本生存利益的立法目的。配給用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除符合法定的轉讓條件外,還必須具備兩個前提條件,即承包人自愿,有穩定的就業和收入來源;用人單位應當審查土地轉讓的理由(即:,是否有就業和穩定的收入來源)。這不是由承包人自由流轉配給土地決定的。在本案中,張某和王某是否喪失了起訴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筆者認為,張、李兩人作為獨立的家庭,以人口為基礎,以家庭為單位取得定量土地。定額土地是張和李定居的基礎。雖然土地分割后,張某一家搬到了小城鎮,為爭奪土地而搬家,但村委會對雙方土地流轉的放任態度也表明,村委會沒有對張某、李某的土地流轉原因進行審查,他們是否就業,收入是否穩定,在訴訟中沒有明確收回土地的意向。在本案中,應認定張某、王某并未喪失爭議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這與《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中限制家庭承包人土地權益保護的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從土地出讓方式來看,土地出讓是指原土地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將承包土地的全部或部分轉讓給新承包人。土地出讓后,原土地承包人退出土地承包關系,新承包人與發包人建立新的土地承包關系。委托耕種是指土地承包人作為委托人,代理人作為受托人,就承包土地的經營管理達成的協議。委托耕種不改變原土地承包關系,也不需要征得用人單位同意,期限一般較短(一般不超過一年)。如果超過一年,代理人可以要求簽訂轉包合同。可見,委托耕種實際上是土地轉包的一種方式,應當適用土地轉包的相關規定。
本案中,張、李、叢三人的土地出讓行為是土地轉用還是土地出讓,應從土地轉包、土地出讓的成立要件和本案事實出發進行分析。雖然在用人單位的土地賬本上,爭議土地已更名為叢某,王義權也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村委會繳納了土地費,但能否確認爭議土地未經用人單位明確同意,已由張某、李某轉讓給叢某,張某和李某失去了土地權?
首先,土地賬簿是用人單位進行土地管理的依據,而不是合法的土地權屬證書。在土地利益(收費)的驅使下,用人單位忽視了土地流轉的管理,導致土地賬簿記載內容混亂。土地賬簿成為用人單位征收土地稅的依據,而不是土地流轉和土地權利的規范性文件。在用人單位未明確批準,當事人又無其他書面證據支持的情況下,僅以土地臺賬上的記錄作為土地是否轉讓、土地權屬是否轉讓的證據,缺乏堅實的依據,雖然土地的實際管理人(如本案中的王權)直接向用人單位支付各種費用,但這只是用人單位收取土地費、簡化支付程序的一種方式。土地帳簿不能作為確定土地所有權轉移的唯一依據,土地的實際管理人根據土地賬簿的記載服從用人單位,對土地所有人的管理和直接向用人單位支付費用當然不能作為土地所有權轉移的事實依據;第三,如果用人單位在訴訟中沒有確認土地的轉移,應當認為,村委會不承認雙方土地流轉為土地流轉行為。應當認為,村委會對土地出讓行為沒有給予明示同意。結合村委會尚未收回爭議土地,張某仍保留爭議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如上所述),應認為確認王權主張的土地流轉證據不足,而張某和李某并沒有失去對爭議土地的承包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個人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2021-02-08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