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務院頒布的《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了不同用途土地的最高使用年限。與此同時,《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者通過出讓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年限減去出讓后剩余年限原土地使用者已經使用的年限年數?!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基本相同。也就是說,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可以使用土地的年限,自出讓之日或者開工之日起不重新計算,但原使用者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從原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年限中扣除。以問答為例,如果土地出讓年限為40年,出讓時土地已使用(土地出讓后因民間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仍視為使用)7年或8年,則新受讓人剩余土地使用年限為33年或32年。但需要指出的是,《國務院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都沒有規定土地使用期限的起算時間。有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參考文本大多規定“土地使用期限自出讓人交付土地之日起計算”。然而,什么是交貨和交貨標準在本文中并沒有統一的表述。實踐中,土地出讓合同對此往往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有人認為,轉讓方應完成“三通一平”(還有“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等)。如果沒有明確的交付標準和交付方式,土地使用年限的起始計算就會成為一個問題。由于政府原因,土地不能按時交付或長期閑置的情況并不鮮見。從公平的基本原則和《土地出讓期限規定》的初衷出發,土地使用期限應當自受讓人實際使用之日起計算。因此,因政府未按時交付土地或者交付土地不符合條件,使用人不能實際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年限應當從符合條件之日起計算,而不是從原出讓合同約定的時間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幫別人擔保貸款的后果
2021-01-04超出紅線建設如何處罰
2021-03-23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