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納稅人的經濟活動日益復雜,稅收征繳雙方始終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狀態。在這種形勢下,非法征稅手段逐漸趨于隱蔽化、智能化和多樣化。納稅人采取不建賬、造假賬、賬外流通、現金交易、虛開發票、不開發票等多種手段偷稅騙稅,進一步增加了稅務稽查執法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對企業基本情況和具體生產經營方式不熟悉的。在檢驗方法的選擇、非法證據的收集等方面,很容易造成檢驗的判斷失誤或損失,從而造成稅務檢驗的風險。這是由稅務稽查的判斷性質決定的。稅務稽查需要運用知識和經驗進行判斷。只要有判斷,就會有判斷的正確與錯誤、接受與拒絕判斷的問題,就會有風險。同時,由于人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認識的客觀局限性,一些稅務稽查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難免存在經驗不足、認識不一、對稅收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認識不到位等問題,這就決定了審計風險客觀存在于稅務稽查執法的全過程。稅務稽查風險的潛在性只是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稅務稽查工作中潛在存在的。只有要求稅務稽查人員對自己的工作失誤和判斷失誤負責,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潛在的審計風險才能轉化為實際損失。一旦發生稅務稽查風險,將導致國家稅收流失或被要求賠償被稽查對象合法權益受損。此外,還表現為稅務機關社會形象受損,當事人責任缺失。稅務審計風險形成的全過程及其多因素性存在于審計過程的各個環節。審計過程中任何環節的疏忽和程序的不完善都可能導致或增加最終審計風險。審計風險因素存在于審計活動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存在。對于每個環節的每一個具體風險,都是由多重因素構成的,包括被調查對象本身的因素、稽查人員的因素、政策、環境的因素、稽查部門自身的內在原因。稅務稽查風險的可控性稅務稽查風險雖然在整個過程中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并不一定成為追究稅務機關和稽查人員行政或法律責任的現實。審計風險是可以控制的。稅務機關和稽查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有效手段降低審計風險。
稅務稽查風險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潛在的、多因素的、可控的。如果說稅務稽查的風險,會對國稅造成相應的損害。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