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要必須全面、準確地描述所記錄的交易項目。摘要中反映的會計科目應詳細、全面:如報銷憑證,摘要中應寫明誰負責報銷,什么時候用什么科目,費用的性質。如“張三報銷4月份旅游交通費”、“李四報銷某公司業務人員招待費”。抽象語言要嚴格規范:報銷人要寫下實際報銷人(即真正花錢的人,而不是代領導辦理報銷手續的人——比如領導秘書代為辦理報銷手續時)領導,實際報銷人是領導本人)。此外,會計憑證中應使用全名,而不是職位(例如,“李”不應使用)-總經理、王經理等。
以此類推,應盡量使用有聯系人的公司的全稱,不應使用地名代替當地的子公司、代理商、供應商或客戶。債權債務確認時,必須使用對方全稱或全稱,以防出現多個類似名稱時混淆。
3。摘要應盡可能反映會計人員確認或估計交易的想法,特別是調整憑證:如攤銷費用的補充計提,除制作能反映攤銷費用補充計提全過程的附件外,在錄入憑證匯總表時,應說明補提的主要原因和補提的期間。如“因遲遲未簽訂租賃合同,補足2012年1月租金攤銷”、“因預計金額低于實際金額,補足2013年6月至8月辦公裝修費用攤銷”、“因攤銷期限由3年改為2年,補足攤銷2013年1月至6月的轉賬費用已補足”。第二,在會計憑證中使用借貸科目數。會計人員在錄入會計憑證時,往往利用時間上的便利,加快會計憑證的錄入速度,采取一張憑證多借多出的方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允許多借或多借,但不得多借。
這里的借方和貸方賬戶是指“末級賬戶”“一貸多貸”或“一貸多貸”是指借方或貸方只允許有一個“末級科目”(不限于一行分錄),“多貸”是指借方或貸方可以出現多個“末級科目”。例如,以下會計分錄屬于“再借一筆”科目:
借:管理費-城市交通費100
借:庫存現金100
借:銷售費-業務招待費200
借:庫存現金200
以上分錄記錄兩個報銷業務,兩個借方科目,一個貸方科目,可以作為會計憑證。如果上述業務由同一人報銷,也可以合并貸方賬戶:
借方:管理費-城市交通費100
借方:銷售費-業務招待費200
貸方:庫存現金300
一般來說,在處理不同性質的交易,最好錄入憑證分錄,且一借一貸的金額應一致,即使只有一個借方或貸方賬戶,也不合并;現金和銀行憑證分錄不合并。例如,下列銀行收款憑證屬于“一貸多貸”,借方賬戶不應合并,與銀行對賬單保持相同的流量:
借方:銀行存款-1088賬戶200
貸方:應收賬款-a客戶200
借方:銀行存款-1088賬戶500
信貸:應收賬款-b客戶500。過渡性科目不允許在一張憑證轉賬中結算:例如,在同一張憑證中不允許下列分錄:
借方:庫存商品200
貸方:生產成本200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200
貸方:庫存商品200
<本憑證中“庫存商品”為過渡性科目。此結轉過程必須分為兩個會計憑證。同時,這種做法也違反了上述第1項“多借多貸”的限制。借方和貸方都有兩個末級賬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憑證也違反了“多借多貸”的限制:假設張三借了200元零用金,當月還清,為方便會計處理,會計將其分為一張憑證:借方:其他應收款-張三200
貸方:庫存現金200
借方:其他應收款-張三200
多借貸方憑證,查詢明細賬時會造成“對方科目”混淆,不利于會計核算正確使用明細賬。當借方和貸方都有多個末級科目時,現有的財務軟件系統無法區分它們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默認情況下,系統只將第一個末級科目識別為對方科目。例如,在上面的示例中,生產成本被轉移到庫存商品,然后轉移到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的對方科目應該是存貨,但如果是憑證處理,查詢明細賬時,對方科目變成生產成本(因為生產成本先出現);存貨的對方科目也是生產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成本會被反復計算,造成審核錯誤。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養老金補發
2021-01-07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