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其主要內容包括: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依法進行會計監督;制定本單位會計事務的具體處理辦法;參與制定經濟計劃和經營計劃,對預算、財務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分析計劃;處理其他會計事務。為進一步保障各單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履行《會計法》規定的職責,加強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管理,本規范第二章所稱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是專門設置并配備會計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和會計監督員、總會計師,對會計崗位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等問題也作了具體規定。(1) 會計機構的設置應以會計業務的需要為基礎。
會計法第21條和準則第6條規定,是否獨立設立會計機構,由各單位根據本單位會計業務需要決定。一般來說,公司是否單獨設立會計機構,往往取決于以下因素:
1。一個單位的規模往往決定其內部職能部門的設置和會計機構的設置。一般來說,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中型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以及財政收支數額較大、會計業務較多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經濟組織,應當分別設立會計機構,如會計(或財務)部門、部門、科、股、集團等,及時組織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核算,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
2。經濟業務和財政收支的復雜性。為保證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業務多、財政收支大的單位,必須單獨設置會計機構。
3。經營管理要求。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及時、準確、全面的信息系統。
一個單位的經營管理要求越高,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就越高,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要求也就越高,這就決定了建立會計機構的必要性。(2) 不設立會計機構的,應當配備會計人員。《準則》第六條規定:“不具備獨立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應當在有關機構配備專職會計人員”,這是《準則》對會計機構設置的另一項原則要求。對沒有獨立核算機構的單位,如財政收支數額小、核算業務簡單的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為適應本單位內部客觀需要和組織結構特點,該準則允許他們在相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一般應為內部和金融機構一個與會計工作關系密切的組織,如計劃、統計或管理部門,或內部綜合部門,如辦公室,有利于發揮會計職能。只有專職會計人員的單位,還必須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嚴格的財務程序。專職會計師的職業職能是其他職能所不能替代的。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