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取得土地后,因政府原因閑置,未按照出讓合同開發建設。現在開發商打算用土地向銀行抵押融資,并向登記機關申請抵押登記。登記機關能處理嗎?根據《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3號)的規定,閑置土地按不同原因分為閑置土地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造成的閑置土地,政府造成的閑置土地有不同的處置方式和法律責任。因此,閑置土地抵押是否可以登記,應根據閑置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違反法律法規、合同和劃撥決定書規定,惡意囤積、炒作土地的,市、縣的土地和資金應當在依照本辦法規定處理完畢前進行出讓,房源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的新增用地申請,不得辦理出讓、租賃等手續,對認定為“閑置土地”的土地進行抵押和變更登記。因此,對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造成的閑置土地抵押,未依法辦理抵押登記前,登記機關不得辦理抵押登記。但需要注意的是,閑置土地依法處置后,因國有建設用地使用人原因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因國有建設用地使用人原因,國有建設用地一年內未動工開發,按照土地出讓或劃撥價款的20%依法繳納土地閑置費的,準予抵押并辦理抵押登記。根據《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第八條的規定,政府造成的土地問題主要包括:政府未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合同或出讓決定規定的期限和條件交付土地;未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條件交付土地的,依法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因國家有關政策的規定,對約定和規定的規劃建設條件應當進行修改;因土地上有關群眾信訪的處理,不能進行開發;因軍事管制,不能進行開發,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文物保護等行為。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土地閑置的,還應當根據政府原因處理。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閑置的,不屬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的過錯,應當依法保護其土地權利。因此,根據《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閑置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協商,選擇以下六種處置方式:延長建設開發期、調整土地利用和規劃條件、安排政府臨時使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協議補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置換土地,并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其他處置方式。對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處分和協議補償置換,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不再享有原土地使用權,無法利用原土地進行抵押融資。通過延長建設開發期、調整土地利用和規劃條件、安排政府臨時使用等方式處置土地的,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者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并有權將土地用于抵押融資,登記機關還應當辦理相應的抵押登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1-02-15北京房屋租賃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4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