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在實踐中,通常是保證人在債務履行期結束時履行保證責任后行使追索權。但是,保證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提前清償債務時,很少行使追索權。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和司法解釋都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主要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是保證人有追索權,追索范圍應為債權人所清償債務的本息,但只能在債務到期后行使。第二種觀點認為,保證人有追索權,但只能追償至還款時的本息,在償付債權人本息后才能行使。第三種觀點認為,保證人對債務人沒有追索權。保證責任應當在債務人履行債務后不履行債務時產生。保證人在債務履行前清償債務,不承擔保證責任,因此無權向債務人追償。保證人清償債務的行為是債權人的不當得利,保證人可以要求債權人返還。
小編同意第三種意見。擔保是一種補償行為,是擔保的本質含義。保證人的身份是保證債權的實現。形象地說,擔保人是債務人后面的第二道壩。債務人潰壩時,將承擔保證江河前進的義務,即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保證人之所以有追索權,是因為保證人對被擔保債務的履行實質上是對債務人債務的履行。《擔保法》第三十一條雖然規定了擔保人的追索權,但僅限于擔保人履行了擔保責任的情形,擔保責任是指在債務人無法清償債務時,擔保人按照承諾應當承擔的實際責任時間到了。《擔保法》第六條規定,擔保是指保證人與債權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承擔擔保責任。因此,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未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從審判實踐中的具體案例來看,保證人提前還貸動機不明,存在債權人與保證人串通損害債務人利益的可能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保證人提前為債務人還債,就沒有自己的利益,這不符合常理。因此,有可能損害債務人的動機。筆者接觸的一個案例是:債權人是外國企業,擔保人和債務人在同一地區,在債務到期前,債務人的經營業績急劇下降。債權人向擔保人出具還款證明,但擔保人是否真實還款尚不清楚,因此擔保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行使追索權。據分析,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擔保人擔心債務人在債務到期后無力償還。除了同樣的擔心,債權人也是外企。考慮到債務人日后不能清償時不方便起訴,由于保證人與債權人利益的結合,保證人提前行使追索權。
綜上所述,《擔保人提前還款法》沒有給出具體規定,但小編認為,根據相關規定,擔保人提前還款對債務人不具有追索權。以上言論僅代表小編個人觀點。如果您在這方面有問題,可以到律師協會進行在線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損害賠償
2020-12-19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