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如果有一個履行順序,且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當事人喪失了履行債務的能力,在另一方當事人不恢復之前,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執(zhí)行或提供安全的能力。不安抗辯權的界定,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合同欺詐,督促對方履行義務。第二,保證人是否有不安抗辯權?我國《擔保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為一般擔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判決或者仲裁,債務人財產未依法強制執(zhí)行前,可以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仍不能履行債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債務人住所發(fā)生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fā)生重大困難的;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zhí)行程序的;保證人書面放棄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債權人依照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fā)生的重大困難,包括債務人的債務下落不明、遷出、無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
根據上述規(guī)定,債務人為公民時,只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債務人下落不明、遷出、變更居住地;債務人無可訴性,才能行使抗辯權由于上述原因,債權人難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其中一個條件不滿足的,保證人的抗辯權不能排除。債務人為法人的,債務人進入破產程序中止執(zhí)行程序時,保證人喪失抗辯權。這里的破產程序一般認為只要債務人進入程序性破產,即只要法院受理債務人的破產案件,保證人就喪失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制度不是純粹法律邏輯的產物。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不是理論上的合理性,而是實踐上的積極意義,符合立法者希望通過合同法來宣傳的價值目標。
現(xiàn)代社會公平原則的要求,大多數(shù)雙向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不是同時進行的,雙方履行義務的期限往往不一致,往往約定一方先履行付款。任何一方在簽訂合同后都希望對方在當時履行合同。但是,由于各種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從合同有效訂立到合同履行期間,會出現(xiàn)許多不可預見的情況,可能使合同將來無法履行或難以履行。面對現(xiàn)實可能性極大的各種重大違約威脅,任何一方先履行的,都不會甘于坐以待斃,把自己的主要經濟利益交給不可預知的未來;相反,為了自身利益或避免損失擴大,傳統(tǒng)的合同法給了他們太窄的空間和余地,不安抗辯權作為平衡合同雙方利益的預防措施應運而生。不安抗辯權使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避免了對他極為不利的地位,使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不致失衡,使公平原則在合同關系從成立到消滅的各個階段都得到了貫徹,使當事人得以實現(xiàn)誰先履行獲得相應救濟手段。法經濟學理論認為,一切法律活動,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乃至整個法律體系,實際上都在發(fā)揮配置稀缺資源的作用。因此,一切法律活動都應以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為目標,即追求效率最大化和社會財富的最大化增長。實行不安抗辯權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社會損失。如果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如果不采取不安抗辯制度,第一方當事人只能將其視為有效合同,在履行期滿前履行。顯然,由于對方最終不履行義務,所有的支出都可能成為不必要的,從而導致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相反,如果采用不安抗辯權制度,付款人有權及時從合同中解脫出來,并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三是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不安抗辯權是雙向合同效力的表現(xiàn)。不安抗辯權的確立,要求雙方當事人對同一雙向合同負有債務,而雙方的債務是以對價關系為基礎的。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顯著降低,無法以不安抗辯權制度為條件來保護前給付義務人。后債務人有履行能力的,不得行使不安抗辯權。只有在存在不能處理給付的現(xiàn)實危險,危及優(yōu)先債務人債權實現(xiàn)的情況下,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的付款后債務人的履約能力大大降低,確實存在不能作為付款處理的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財產轉移、為逃避債務而提取資金、喪失商業(yè)信譽等情況他們失去或可能失去表演的能力。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就存在,法律沒有必要保護知道情況但仍然簽訂合同的負有先付款義務的義務人;不知道情況的,可以通過合同無效制度解決。(3) 如果后者不能提供適當?shù)膿#瑒t后者的履約能力明顯降低,存在后者無法處理付款的現(xiàn)實危險。但是,如果提供了適當?shù)膿#罢叩膫鶛嗑筒粫艿綋p害,后者就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只有在沒有適當?shù)膿#<皞鶆杖藗鶛嗟奶崆皩崿F(xiàn)時,不安抗辯權才能成立。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guī)定,擔保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制度的實施可以將社會損失降到較小的限度。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保價運輸?shù)南嚓P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房屋被拆遷人的范圍應該怎么劃分
2021-03-02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