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借款人王某與擔保人劉某與昌邑市某信用社簽訂擔保借款合同。根據合同約定,王某向信用社借款3萬元,借款期限至2002年5月29日。劉某等5人為貸款提供連帶擔保責任,但未約定擔保份額。借款人王某因病去世后,只向信用社支付利息至2001年12月20日。貸款到期后,原告催告其他四名擔保人按平均分配原則同期償還貸款本金2.4萬元,利息1400元。然而,劉以其他擔保人無法全額支付為由拒絕支付其份額。信用社起訴劉某索賠未果。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擔保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原告申訴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當依法予以保護。被告人劉某作為擔保人,應償還已故借款人王某的本息。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有關法律法規,法院判令被告劉某償還原告借款本金6000元及相應利息,應當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付清。
點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連帶責任擔保的債務人在主合同約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要求保證人在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擔保人對同一債務提供擔保的,各擔保人與債權人對擔保份額沒有約定的,視為無效共同擔保。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連帶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不能向債務人追償的部分,由連帶保證人按照內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本案中,借款人王某因病死亡后,未能足額履行到期應向原告支付的借款本息。對于未償部分,屬于五個擔保人無法向借款人追償的部分。由于擔保合同中沒有約定份額比例,五個擔保人應當平均分攤貸款本息。在其他4名擔保人自愿付清各自份額后,劉某拒絕履行付款義務。原告起訴后,法院作出的上述判決符合法律規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能否構成非法采礦罪
2020-11-27樓下著火樓上損失誰賠
2020-12-07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節點可以提起聽證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