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失物可以要求失主賠償嗎?《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是:
物權法第112條規定,權利人收到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發現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要求賠償保管遺失物等費用,也無權要求權利人履行承諾的義務。這篇文章是關于籌集資金的規定。如果拾得人撿起遺失的財產,有些人主張應向持票人付款。遺失物的所有人不支付報酬的,拾得人有留置權。《物權法》不采納這一觀點。我們不能撿起我們留下的東西,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風尚。立法要有價值取向,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尋找遺失物人、保管遺失物所實際支付的費用,可以由遺失物所有人按照管理辦法無償補償。沒有債權的,由公安機關支付后上繳國庫。
如果發現者隱瞞丟失的財產并將其視為自己的財產,則構成對所有權的侵犯。失物所有人可以要求拾得人歸還,公安機關可以責令拾得人交出。承運人喪失索賠和費用的權利。拾得遺失物數額較大,拒不交出,構成犯罪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數額較大拒不返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非法占有他人遺忘、埋藏的財物,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侵占遺失物罪的構成特征。侵權的客體是他人財產的所有權。本罪的客體是交給他人的財物、遺忘的財物和埋藏的財物。在客觀方面,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遺忘財物、埋藏財物,拒不歸還的行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
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失主拾得失物后承諾給予拾得人一定報酬的,失主在退貨時應當履行承諾,但失主不承諾給予報酬,個人拾得失物的,要求失主賠償支付報酬,這是法律不允許的。發現遺失物的人有義務通知失主,保管好并歸還失主。
以上是相關答案。根據國家規定,權利人收到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應當在領取遺失物時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南京拆遷安置房登記辦理文件
2020-12-10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