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刑法中的遺忘對象?這里的遺忘物,是指因財產所有人、占有人的過失而遺忘在某處的物。在實踐中,遺忘物與遺失物是有區別的:遺忘物一般是指被害人明知自己遺忘在某處的東西,而遺失物則是失主遺失的東西。遺失物被發現而未歸還原主的,不作為本罪處理。侵占罪是侵犯財產罪的一種。根據新刑法第270條規定,貪污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數額較大的拒不返還,或者非法占有他人遺忘、埋藏的財產,數額較大的拒不交出的行為。由此可見,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有三:一是他人代為保管的財產;二是他人遺忘的財產;三是他人埋藏的財產。
在刑法理論中,遺忘財產是指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的原意而發生的動產意外滅失。談到被遺忘的財產,有必要提到另一個概念,即所謂的遺失財產。根據刑法學的一般理論,遺忘財產與遺失財產是有區別的。我國學者指出,所謂遺忘物,是由于物主的主觀疏忽,在特定地點遺忘了財產。其特點是房產所有人主動將房產放在某處,然后由于主觀疏忽一時忘記了房產,但在短時間內記住了房產,并可能立即回到原來的地方尋找。因此,所有者與客體之間的獨特關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或弱化,但并沒有消失。遺忘仍然在遺忘的控制和控制之中。所謂遺忘物,是指因遺忘而應當帶走的財產。遺忘的財產不同于遺失的財產。前者通常指的是剛被遺忘然后又浮現在腦海中的財產。遺忘者仍然記得財產被遺忘的具體地點和時間,發現者一般都知道主人是誰。而失物一般是失主不慎丟失的財產。一般來說,失物所有人不知道失物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失物時間也比較長,尋找人一般不知道失物所有人是誰。遺忘財產的所有權雖然可以屬于國家或者單位,但遺忘者的遺忘行為屬于個人行為,遺忘者應當對遺忘財產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從法律關系的角度看,對被遺忘財產的侵害實際上是對被遺忘人個人財產利益的侵害。
在我國法律中,民法是指遺失的財產,刑法是指遺忘的財產,這很容易讓人認為二者不是一回事。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沒有這種區別。例如,日本刑法規定了侵占占有財產罪。在這里,不屬于占有的財產,是指因占有人的意思表示而不屬于任何人占有的遺失物、漂流物和其他物。在臺灣的《刑法》中,民法和刑法都使用了“遺失物”一詞。因此,刑法中不存在侵占遺失物罪。第二,遺忘與遺失的區別,主要是基于財產所有人(所謂的所有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即遺失的時間、是否知道遺失的地點等,這一切都是占有人所不知道的。在占有人面前只是一種不受控制的財產,這也就實行了占有行為:如果占有人長期丟失財產,不知道丟失的地點,財產就丟失了,因此行為人屬于不當得利,應當受到民事處罰。在這種情況下,罪與非罪的界限并不取決于行為人的主客觀因素,而是取決于行為人的某種心理狀態。因此,沒有必要區分遺忘財產和遺失財產。它們都是指動產的意外滅失,并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的原意。有兩個條件:一是損失不得出于占有人或者所有人的原意;二是必須是意外損失。因此,無論是遺忘財產還是遺失財產,都是侵占罪的客體。
在此基礎上,小編整理出遺忘物品的相關內容。可見,對于遺忘物品的歸屬,不僅要從表面上判斷,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比如遺失物品的地點、時間等。對于更多的問題,律霸提供法律咨詢,專業律師會回答你的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打什么電話
2021-02-10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涉外婚姻財產分割方式有哪些
2020-12-10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