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質權與質權轉讓的關系是權利質權不可轉讓。質權轉讓是指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以質物向他人重新設定質權。質權轉讓糾紛是質權轉讓糾紛,不僅包括動產質權轉讓糾紛,還包括權利質權轉讓糾紛。在我國現行實踐中,根據出質人是否同意,可分為“承諾轉讓”和“責任轉讓”。轉讓質權,是指質權人經出質人同意,為占有質物的第三人設定質權的行為。因質權人過錯造成的損失由質權人承擔,不因質權而增加法律責任。責任轉移質押,是指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將質押財產轉讓給第三人,由其自行承擔責任的行為。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讓質權的,因質權人過錯造成質權滅失、損壞的責任,以及質權轉讓期間因不可抗力發生的風險,遠重于不轉讓質權的責任。為了保護出質人的利益,本條的原則是未經出質人同意不得出質,質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二條的規定,質押合同成立時生效,質押物交付時生效。物權行為有別于債權行為。因此,質物的交付也是質權轉讓成立的必要條件。質權的法律效力可以參照物權法、擔保法等有關法律對動產質權的一般規定。但同時也應明確質押對原出質人、質權人和次質權人的法律效力。首先,原出質人仍在原擔保范圍內承擔責任,不因出質行為而增加擔保責任,超出擔保范圍的部分不承擔擔保責任。其次,對出質人而言,未經質權人同意向質權人清償債務的,不能對抗質權人;出質人要清償債務、收回質押物的,應當作為第三人向質權人清償。此外,出質人出質轉讓質權時,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得撤銷、撤回質權。最后,質權轉讓行為導致出質人不僅要向質權人承擔《物權法》規定的出質人的義務,還要直接向出質人承擔《物權法》規定的出質人的義務。質權人(出質人)在出質后受質權的約束。出質人除負有一般義務外,還負有不消滅其控制的匯價的義務,包括不放棄出質的義務、免除出質所擔保的債權的義務、接受清償或者抵銷的義務。
如果質權人不象次質權人那樣說明質押物的所有權,次質權人就不知道質押物屬于再質押。也就是說,當質權人隱匿標的物,以他人為質權人設定質權時,相對人可以通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質權,而不受在先質權的限制。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擅自開征稅收怎么處理
2021-02-07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