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房屋產權糾紛,就要確定房屋產權交易是否受到限制,承租人的購買權是否受到限制,房屋的使用是否受到限制。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明確房屋產權是一門“必修課”,只有產權明確的房屋才能順利上市交易。要防止產權糾紛,必須確定房屋具體產權是否有限制。(1) 產權交易是否有限制。比如存在被抵押、涉訴、被納入拆遷范圍、土地使用權性質為集體或劃撥、屬于保障性住房等問題。比如,軍品、醫院(院)品、學校(校)品的公有住房,只有在原產權單位蓋章后才能出售,而且這類單位大多不允許職工將住房對外出售。(2) 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在同等條件下,房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房屋的權利,因此必須取得承租人不購買房屋的書面承諾,或者在租賃關系結束后購買房屋。(3) 注意住房用途的限制。購房者不必在意這一點,但如果準備買房做生意或辦公,就要注意房產證上對房屋使用的限制。如果這套住房不能用于辦公,我們只能望著“房”嘆息。(4) 房改成本一直沒有補上。1998年以前,許多職工以優惠或標準價格購買了原產權單位的房屋。因此,如果購買的是原優惠價、標準價的公房,那么就要確認該房是否已補足成本價。根據相關規定,以優惠價和標準價購買的房改房掛牌時,應先補足標準價和成本價的差額。(5) 公民不得購買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根據國家政策,農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只能在當地進行,不能直接出售給城鎮居民。(6) 農村產權房(又稱小產權房)需經國家批準。只有在土地性質由集體轉為國有的情況下,才能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土地收購和開發。目前,不少城中村吸引城鎮居民低價購房,聲稱可以申請房產證。其實,這種房產證是農村集體出具的,并不具備上市條件。這類房屋一旦遇到糾紛或拆遷問題,就很難保障購房者的權益。(7) 長期沒有房產證的房屋。如果購房多年,業主只有購房合同和發票,沒有申請產權證,這種房地產很可能因為開發商的問題而無法申請產權證。此時,購房者應仔細詢問是因為房主不愿意繳納稅費,還是房屋存在其他問題,導致無法辦理證明。
另外,房屋交易完成后,買受人應要求出賣人協助其及時到房管部門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防止出賣人因房價上漲而違約,給買受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