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農村建房,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盡量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
農村村民居住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審批程序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農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一是在農村實行“一戶一宅”制度。也就是說,每個農村村民只能在一個地方擁有一塊宅基地。根據本法規定,農村村民只能利用本集體經濟組織擁有的集體土地建房。因此,農村居民只能在戶籍所在村(村民小組)申請宅基地,不能在其他村(村民小組)申請宅基地。原則上,主要原因是村民不能申請原房屋續租。這里還需要說明的是,宅基地不等于一塊地,宅基地可以分開,但面積應該是累加的。宅基地已擁有并達到規定面積標準的,不得購買房屋,也不得將其他地區農民擁有的房屋作為房屋購買。農村村民宅基地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我國幅員遼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自然環境差別很大,對住房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宅基地面積也相差很大,因此不可能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根據原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作出了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修改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時,將根據當前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調整。二是農村村民要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房,盡量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農村村民只能將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區域內的村、集鎮的土地用于住房建設,這是本法的原則。由于農村居民點建設分散,農民宅基地超標現象普遍,村里閑置土地多,形成了“空心村”。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用地190多平方米,超過最高標準150平方米的27%。因此,今后農民將主要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建房。除實施村莊搬遷整理、土地整理和災后重建外,原則上不得占用耕地建房。三是農村村民建房要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但涉及占用農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批要公開、公平、公正。根據農村村民自治原則,村民代表大會應發揮作用,討論他們是否具備申請宅基地的資格。審批前要聽取農村村民的意見,審批后要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第四,農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不得批準宅基地,這是防止農村村民以建房為名從事房地產活動的措施。但村(或村民小組)兩戶宅基地不合格,其中一戶申請宅基地的,不屬于這一類,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可以依法申請宅基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扣押貨物不開清單該怎么辦
2020-11-24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