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合同要約指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希望對方能完全接受此條件的意思表示,不是法律行為。
發出要約的一方稱為要約人,受領要約的一方稱為受要約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要約原則上可以撤銷,但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不可撤銷:
(一)要約中規定了承諾期或以其他形式表明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如要約人在要約中表示“本公司決不撤銷”。
(二)要約人確認了承諾期限的。
(三)要約中雖然沒有規定承諾期,但受要約人有理由相信要約不可撤銷,并且為改造珍重了準備工作的。根據這一規定精神,實際中大部分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要約。
二、要約在什么時候生效
在要約的生效時間上,我國采用到達主義,即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應注意的是:
(一)到達是指要約送達受要約人控制的地方,如信件投入私人信箱,到達單位的傳達室等,并要求受要約人拆開信件并了解內容。
(二)采用數據電文方式發出的要約,收件人指定特定接受數據電文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要約的存續期間是指要約在多長時間內持續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來說,要約中規定了要約的有效期間的,則在該期間內有效;如果要約中沒有規定有效期間的,則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口頭要約對方沒有即時作出承諾的,要約便失效;書面要約的有效期間為合理期間。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對方當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稱受要約人。
要約不同于事實行為。要約作為一種締約的意思表示,它能夠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一種拘束力。尤其是要約人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必須受要約內容的拘束。要約發出后,非依法律規定或受要約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撒回、撤銷或者變更要約的內容。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要約在要約人確認了承諾期限的情況是不能撤銷處理的,或者是在要約中并沒有規定承諾期,但是受要約人有理由相信要約不可撤銷這種情況,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怎么向勞動局投訴
2021-03-14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