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司法實踐中,開發商的免責事由可以約定,也可以法定。我們不要說同意的豁免。認定法定免責事由為不可抗力是非常復雜的。首先,《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遲延履行造成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當事人的責任。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一般來說,影響合同履行的災難性事件不僅包括地震、水災、干旱、暴風雪等自然力,還包括戰爭、暴亂、軍事封鎖等社會不正常行為,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1)自然現象形式的不可抗力。司法實踐中,在逾期交房的情況下,不少開發商提出,由于臺風、暴雪、暴雨、洪水等原因,無法正常施工。對于以自然現象為主的不可抗力,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判斷是否屬于不可抗力。如果上述自然現象是該地區常見的氣象現象,其表現形式不能視為不可抗力,因為開發商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合理安排工期,在簽訂合同時合理預見,并保證在約定期限內依法交付房屋。如果自然現象是當地天氣異常,應視為不可抗力。
2。自然現象是否足以造成工期延誤,自然現象與工期延誤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在司法實踐中,開發商提供當地氣象部門的氣象資料,以逃避其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從而證明不可抗力的發生。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會要求開發商提供施工日志,以證明是自然現象或自然原因導致施工失敗。一般來說,人民法院難以確定因果關系。(2) 政府行為形式的不可抗力。在審判實踐中,關于不可抗力是否應包括政府行為的爭議很大。我們認為應該區分以下三種不同的情況:
1。當政府行為基于社會公共利益時,應認定為不可抗力,如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高考、高考期間不允許施工、重大社會活動造成停工等。當政府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或某一特定人采取行動時,應將其視為情勢變更的因素,按照公平責任原則,允許開發商變更或解除合同。如政府規劃調整、市政設施不到位等。當政府行為基于第三人的過錯時,不能視為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違約方的責任。如違反規劃、超期建設、改變容積率等。(3)不可抗力形式的非正常社會事件。
非開發商引起的戰爭、罷工、游行示威等非正常社會事件屬于不可抗力。但如果是開發商造成的,無論開發商是否有過錯,都不屬于不可抗力。比如,因拆遷而延遲交房,尤其是“釘子戶”更不能認定為不可抗力。另外,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術問題能否認定為不可抗力。因為重大技術問題屬于開發商自身,國家對施工資質有嚴格要求,重大技術問題不構成不可抗力。以上是延期原因及開發商是否應承擔責任。如果買方遇到遲延,不知道是不是不可抗力,應及時與律師聯系,避免采取不正當的維權方式,即其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第二,延遲交貨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房遲延交付有兩個特殊原因,一是由于法律或約定原因遲延交付,二是開發商自身原因遲延交付。
對于因開發商自身原因造成的延遲交付,除非合同中有不平等條款,一般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責任,但在實踐中,開發商往往以第一個理由進行抗辯,即一旦開發商延遲交付,會說是法律原因還是約定原因。這種抗辯還有兩個方面:一是法律原因。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不可抗力。如遇不可抗力,出賣人(開發商)在規定期限內通知買受人的,出賣人可以延長合同,除非雙方協商同意終止或變更合同。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缺乏法律知識,購房者被開發商忽悠,權益受損,卻得不到追究。(2) 同意的理由。除合同示范文本第二款規定的不可抗力外,相當一部分開發商規定,由于某些第三方原因可以免除開發商逾期交付的違約責任,主要包括市政基礎設施或公共設施。在這種情況下,購房者需要簽訂合同時要慎重認定,最好咨詢律師,不要讓開發商擴大免責范圍。
如果延遲交房的原因不是開發商單方面造成的,即使業主去追究開發商的責任,法律也不會站在業主一邊,業主只會做無用的工作。當開發商不必承擔延期交房的責任時,購房者該怎么辦?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他可以律師網找律師幫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起訴狀
2020-12-03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