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費者的退房要求被開發商接受,那么就有兩個合同需要解除,一個是消費者與開發商簽訂的銷售合同,另一個是消費者與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房屋買賣合同解除,是指返還房屋或者恢復雙方權利。對于已入住的消費者,需要將已入住的房屋退還給開發商。對于尚未入住的消費者,需要放棄即將入住的房屋;開發商不能再要求消費者按合同約定支付房價,已經收取的部分應退還給消費者;合同終止后,雙方的財產狀況將恢復到合同簽訂前的狀態,買賣合同的終止和履行可以由雙方在沒有他人協助的情況下完成。貸款合同解除表明消費者將一次性償還銀行貸款,然后不再支付任何本息,無任何還款義務。本合同的終止與銷售合同不同。它需要第三方的幫助,即開發商,除了銀行和消費者。盡管消費者從銀行獲得貸款,但他們并不直接擁有這些貸款。銀行貸款是開發商以轉讓的形式獲得的。開發商要想還貸,就必須把自己已經擁有的貸款償還給銀行;銀行收到開發商以消費者名義歸還的貸款后,才能認為消費者已經履行了全部還款義務,雙方的貸款合同才能真正終止;因此,貸款合同的終止和履行只有在第三方的協助下才能完成。
因為有三方,而且有兩個契約,因為空間操作不能同步進行,就會出現時序問題;從實際行為來看,我們可以設計多種可能的選擇。目前,比較常見的選項如下:
1。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然后拿回首付款,再與銀行解除貸款合同,然后開發商退還銀行貸款。其次,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再與銀行解除貸款合同,再拿回首付款,最后開發商還銀行貸款。第三,消費者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然后開發商退還銀行貸款,再與銀行解除貸款合同,最后獲得首付。
這三個過程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消費者應先與開發商解除銷售合同,表明消費者放棄了房屋的占有權。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有一個風險:一旦合同終止,就不能再入住房屋。如果開發商不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如果開發商在此期間破產,消費者將失去房屋的所有權,消費者的損失將更大:不僅住宅(僅指沒有產權證的房產)可以作為破產財產拍賣,還可以作為破產財產拍賣首付已支付的無法獲得,同時,銀行貸款15至20年將支付。為了讓消費者最大限度地規避上述風險,我們認為在開發商不破產的前提下,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首先,消費者應與開發商簽訂補充協議,這是有條件的補充關于解除銷售合同的協議。其次,消費者與銀行簽訂補充協議,這也是終止貸款合同的有條件補充協議。第三,開發商償還銀行貸款時,消費者與銀行簽訂的協議中規定的條件出現時,消費者與銀行之間的貸款合同終止。第四,開發商應當退還消費者的首付款,并協助消費者辦理各種退房相關手續。
第五、第三、第四行為完成后,第一步雙方簽訂的協議中的假設條件出現,消費者與開發商之間的銷售合同終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公司有債務可以向外融資嗎
2021-02-04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2江蘇省政府拆遷補償是多少
2021-02-10拆遷應具備的手續
2021-03-23小產權房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0-11-29農村無房戶拆遷協議不合法怎么維權
2021-03-20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有哪些權利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