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農村土地糾紛,可以遵循以下程序:當事人應當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尊重現實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請求鄉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門調查處理,確定權屬;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決定不服的,依法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屬于土地侵權糾紛的,可以請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解,也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土地糾紛的處理原則是由國土資源部門調查處理。第五條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前款所稱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糾紛,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受理。第二十三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查明事實、區分權屬關系的基礎上,事先調解,督促當事人協商一致。堅持自愿調解、依法調解的原則。第二十四條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一)當事人的姓名、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二)爭議的主要事實;(三)協議的內容和其他有關事項。第二十五條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承辦人簽名,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蓋章后生效。有效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記的依據。第二十六條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自調解書生效之日起15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同時抄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下一個更高層次的資源。第二十七條調解不成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第二十八條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土地權屬爭議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因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調查處理意見的,經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期限。第二十九條調查處理意見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當事人的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二)爭議的事實、理由和要求;(三)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依據(四)擬處理結論。第三十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報同級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抄送上一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第三十一條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在規定的期限內,當事人既不申請行政復議,又不提起行政訴訟的,該決定具有法律效力。有效決策是土地登記的基礎。
以上是Liba網站為您安排的上述問題的相關法律知識。如果是土地侵權糾紛,可以請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解,也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土地糾紛的處理原則是由國土資源部門調查處理。如果您還有疑問,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怎么做
2020-12-16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9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應該注意的細節
2021-02-27不安抗辯權必須在一份合同中行使嗎
2020-12-20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