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能否取保候審可以取保候審。
1。取保候審符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由于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生理發育階段,個性尚未完全形成,其犯罪具有一定的突發性和偶然性,特別是在第一次犯罪行為發生后,更是神經緊張。無論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還是為了實現教育、感化、挽救青少年的目的,都應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不拘留原則為出發點。未成年人監護制度可以為取保候審提供有效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說,青少年犯罪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僅是未成年人本人,還有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成年人案件審理的目的是使未成年人適應和回歸社會,這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幫助。相關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一)可以判處管制,拘留或者單獨適用附加刑。(二)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取保候審的婦女,不產生社會危險;(三)重病、不能自理、懷孕、哺乳的被取保候審的婦女,不產生社會危險;
(4)在羈押期滿、案件尚未結案的情況下,被取保候審的婦女不會造成社會危險。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第五十二條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年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強奸罪、搶劫罪、販毒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16周歲而不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護人給予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押。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解釋的關于未成年人犯罪保釋的法律規定。通過以上介紹,未成年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后可以取保候審,但有取保候審的相關條件。只有遵守這些條件,他們才能獲得保釋。我希望你能說清楚。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被老師打了頭部老師和學校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0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再保險公司
2021-01-1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城鄉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和流程
2021-01-29哪些人可以在房屋拆遷過程中拿到拆遷補償
2020-12-29商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