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第一種情形,為保護冒名頂替者的利益,應本著務實、自我負責的原則,確認隱名投資者的股東資格,并要求其對名義股東和公司外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對第二種情況,要根據是否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區別對待。隱名投資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如外商投資國家禁止外商進入的領域或者公務員隱名投資企業等,原則上應當認定為無效。在這種情況下,對隱名投資者的保護不能是簡單的隱名投資協議安排,而應通過較為復雜的合同安排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不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應當按照務實原則認定隱名投資者為股東。
在第三種情況下,由于隱名投資協議不為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所知,因此純屬“兩人協議”,對公司其他股東沒有約束力,無法確認隱名投資者的股東資格。隱名投資者只能根據雙方約定追究名義股東的違約責任,如果取消隱名投資者的股權,名義股東轉讓、抵押等將更加困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