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新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資源共享已成為世界信息領域的兩大趨勢。知識產權是知識產權人因其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和管理活動而依法享有的對其智力勞動成果和管理活動的標志和名譽的專有權。它是排他性和排他性的,代表個人利益。信息資源共享要求信息的免費或低成本使用,限制信息的獨占使用,反對信息壟斷,代表公共利益。因此,只有借助法律的權威來協調二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建立知識產權利益平衡機制,才能實現知識產權制度激勵知識創新、促進知識傳播和利用的雙重目標。目前,國內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深入系統地研究知識產權利益平衡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擬從知識產權制度的負面影響引起深刻反思,分析知識產權的私人性及其客體的開放性和社會性,探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內在關系,以及知識產權制度的雙重價值目標,從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構建知識產權利益平衡機制,知識產權制度的價值取向知識產權是知識產權人因其創造性的知識工作成果和管理活動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新型的民事權利,是一種不同于財產所有權的無形財產權。它的出現是人類法制文明和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表現。知識產權是為在交易中獲利以彌補知識產權支出而設立的一定程度的專有權。它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實現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的利益驅動機制[1]實踐證明,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促進了知識的幾何增長,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豐富了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知識產權制度不僅具有上述積極作用,而且對社會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只有正視其負面影響,合理對待,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積極作用,促進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知識產權排他性阻礙了知識的傳播和利用。知識產權是一種排他性的民事權利。它的排他性不利于知識的傳播和擴散。不管怎么修飾,都是受保護的合法壟斷,是對智力資源自由流動和傳播的人為障礙。這與市場經濟的開放性背道而馳。知識產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以犧牲自由競爭為代價,承認權利人權利的壟斷性[2]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
2021-02-16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常熟農村拆遷戶口有什么影響作用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