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來說,外國處決有三項基本原則,即國家主權原則、遵守國際條約原則和平等互惠原則。外國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的企業法人。中國法院有管轄權,包括法院的執行權。這是一個大前提,然而,能否執行,必須有法律依據才能執行。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沒有對外國債務人投資權益的實現作出明確規定。1987,最高人民法院對第7條第4款規定的“審理涉及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糾紛的若干問題的答復”:“如果香港或澳門的一方被判定為失敗,如果有獨資企業,在內地投資設立的合資、合作企業,沒有其他財產可以強制執行的,可以用其投資所得的利潤償還債務,一般來說,不宜用其投資清償債務。確有必要的,經內地合營方和有關各方同意,通過轉讓投資權益的方式進行。”這一司法解釋的一般原則和方法對外國債務人投資權益的強制執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我國股權強制執行的法律原型。1998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肯定了外資股權的執行。《規定》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明確:“被執行人除在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中的股權外,沒有其他財產可供執行,其他股東不同意轉讓的,被執行人的股權可以直接強制轉讓,但應當保護合營對方的優先購買權。”《規定》明確了股權可以作為強制執行的主體。此外,我國公司立法普遍支持股權自由轉讓,這也為股權的強制執行提供了適當的途徑。因此,根據外國執行的原則和法律的具體規定,外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法院可以依法有條件地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對于外國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權益或者股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的被執行人,經合營、合作對方同意,并經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批準,可以轉讓被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者股權。”根據司法解釋,結合司法實踐,筆者認為,外國債務人國內投資權益的強制執行必須滿足以下五個條件:(1)外國債務人在中國不得有其他可供強制執行的財產。也就是說,外國債務人作為被執行人,除了股權以外,在我國沒有其他財產。債務人在中國境外有財產的,不受此限制。
(2)外國債務人投資設立的合資、合作、獨資企業沒有利潤分配。外國債務人投資設立的涉外企業有利潤分配或者分紅的,只能用投資取得的利潤或者分紅清償債務,但一般不宜用投資權或者股權清償債務。股權轉讓須經合營另一方或其他股東同意。根據公司法的原則,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合”的因素。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之間的相互信任非常重要。轉讓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股權,必須經境內合資、合作企業或者其他股東同意。外商獨資企業必須經其他外國股東同意。從法律上講,必須符合《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規定和要求,《外資企業法》及其他有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四條第(四)項規定:“轉讓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對此也作了明確規定。從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看,“對方當事人的同意”是合同成立的要件之一,《合同法》第八十八條還規定,“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一方當事人可以將其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人。”。被執行人除股權外無其他財產可執行,其他股東不同意轉讓的,依照《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不購買轉讓的出資的,視為同意轉讓。但法院也可以凍結被執行人的股權收入,清償被執行人的債務。這也充分體現了司法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4)這是獲得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批準的前提。為了實現公平,首先要征求外資管理主管部門的意見,得到外經貿主管部門愿意協助法院進行股權轉讓的確切答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法》第十條合作企業規定:“中外合作者一方轉讓其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權利、義務的,必須經對方同意,報審批機關批準,外資企業合并或者發生其他重要變更,應當報審批機關批準,《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權益變動若干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投資者權益變動應當符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審批機關依照本規定批準登記。未經審批機關批準,變更股權無效p> (五)股權轉讓不得改變外商投資的性質。只有擁有“外資”的外國公司和個人才能愿意接管法院執行的股份,“內資”不具備接管要約的主體資格,否則,將改變企業“外資”的內涵。也就是說,企業變更只涉及股東變更,強制執行不改變企業的性質和經營范圍。但什么是“外資”?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或權威的定義。在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設立地標準”和“資金來源標準”可以交替使用。三類外商投資企業,合資、合作、獨資不得相互變更,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合營企業、合作企業確需相互變更或者由合營企業、合作企業變更為獨資企業的,應當事先取得有關審批部門的批準上述五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法律和司法解釋對外商獨資企業沒有具體規定,但上述五個條件也可以適用。在執行過程中,外國投資者是被執行人,在中國沒有其他財產可執行,但持有外商獨資企業(一人公司)100%股權的,法院也只能在除第三人以外的其他四個條件成立的情況下執行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土地轉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3土地流轉給別人,同意別人改變土地用途后會有哪些后果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