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市場實踐中,反收購制定了多種策略,主要包括訴訟、杠桿重組、支付“綠票”、“毒丸”計劃、金傘、交錯董事會、超多數表決規則等作為反收購的抗辯手段,反收購由被收購公司的管理層主導。在反收購過程中,管理層面臨著維護自身地位與促進股東利益的利益沖突。因此,對于是否允許被收購公司的管理層進行反收購,歷來眾說紛紜
一般來說,對被收購公司的反收購行為有以下規制規則:一是完全禁止規則;第二,例外許可規則;三是對待不同的規則:不同類別的反收購策略受不同的規則支配;第四,主要目的規則;第五,商業判斷規則目前,我國已有相關立法規范反收購行為,主要包括《公司法》、《證券法》和《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而更為具體的規定是中國證監會頒布的《上市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初步賦予了上市公司應遵循的規則,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轉型的市場,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結構和流通模式,我國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轉讓市場不發達,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客觀上,通過收購上市公司,促進公司控制權市場的發展和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促使管理層勤勉盡責,《辦法》鼓勵上市公司收購,《辦法》第一條規定,立法目的是“規范上市公司收購活動,促進證券市場資源優化配置,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正常秩序”。雖然對鼓勵上市公司收購沒有明確規定,但目的之一是“促進證券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因此,《辦法》中公司收購的價值取向可以理解為鼓勵上市公司收購,反收購的規定更為嚴格,《辦法》一般不禁止反收購,但以舉例的方式明確禁止一些反收購活動,《辦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收購人作出提示性公告后,被收購公司董事會除可以繼續履行所訂立的合同或者作出的決議外,不得提出下列事項:(1)發行股票(2)發行可轉換股票(3)回購上市公司股票(4)修改公司章程(5)訂立公司章程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或者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合同;除公司正常經營外(六)處置、收購重大資產,調整公司主營業務;但是,面臨嚴重財務困難的公司不需要調整業務或者開展業務。這些問題是西方國家常用的反收購策略。法律規制的方式通常不是將其全部禁止,而是使其服從商業判斷規則或管理層的信托義務。在我國,這是禁止的。立法的目的應該是考慮到法律法規不完善,司法水平有待提高。如果允許管理層從事上述禁止事項,將增加管理層利用反收購謀取私利、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風險。由此可以看出證券監管機構對反收購的價值取向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什么是域名仿冒注冊商標
2021-01-19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