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金的計算主要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第二,侵權人的非法利益;三是被侵權著作權和相鄰權的公平合理使用費或轉讓費,以侵權造成的實際損失為損害賠償計算的中心。任何方法都不能脫離實際損失或損害事實而單獨存在,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核心在于損害事實是構成侵權損害賠償的首要條件。即使法律規定了法定賠償制度,法定賠償標準的制定仍應以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為基礎,再考慮著作權和相鄰權的市場因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侵權現狀等諸多因素需要指出的是,侵犯著作權和相鄰權損害的實際損失應由受害人提出并舉證。因為只有受害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損失情況,索賠權只能由受害人自己行使和提出,這將導致一定的法律后果,啟動一定的法律程序。對方當事人和人民法院對原告的損害不承擔舉證責任。即使舉證責任倒置,損害事實的舉證責任也不會轉移到侵權人身上。被害人作為原告提出的實際損失證明,經法庭質證、辯論,經核實屬實的,予以承認;不真實或者部分不真實的,不予承認或者部分不予承認。有侵權行為但沒有實際損失的,應當適用停止侵權等其他形式的民事責任,而不是賠償。有最低賠償額的,不論實際損失多少,都可以按最低賠償額賠償。
實際損失的計算方法主要如下:1。報酬以轉讓費、使用費、許可證費等正常合理的收入報酬為基礎。一般來說,有關部門對知識產權的使用費和轉讓費有一定的標準,或者有當事人之間可以比較的合同標準,也有同行業、同級別的其他單位的使用費標準。這些標準一般是客觀的,不受當事人之間爭議因素的影響。如著作權報酬、著作權財產權轉讓費等據德國一位知識產權專家介紹,德國法官處理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最常見的方式是以被侵權權利的使用費作為賠償。他們認為這是最簡潔、易操作、公平合理的補償方法。賠償金額為每件真品的載體利潤乘以侵權期間權利人作品載體銷售量的減少或減少的乘積。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取得的利潤總額,扣除合理的稅費等費用后,以權利人每項權利產品的合理平均利潤或者行業每項產品的平均利潤與侵權人侵權產品數量的乘積作為侵權金額補償。計算機軟件等侵權案件的賠償可以適用。當侵權人的審計損失或利潤過小,導致賠償金額較低時,這種方法非常有效。賠償金額為印刷費率與代碼總額(預售總額,即單價以印刷份數為準)的乘積,參考印刷費率一般為6%-15%
調查和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代理費,權利人購買侵權貨物(證據)的費用、收集證據的證據保全公證費用、檢查證據所需的設備、消除侵權(廣告)影響的費用、差旅費,侵權圖書發行總額減去合理成本(印刷成本和稅金)加上合理的銀行利息。適用于圖書出版侵權案件。侵權人獲得的利益作為賠償金額計算,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不將營業費用作為合理費用扣除在確定著作權人身和精神權益損害賠償數額時,應把握以下幾點:1。著作權精神損害賠償只能限于對著作權人身和精神權益的損害,即對公眾商譽、法人姓名權、姓名權等的損害賠償。超出此范圍,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損害情況,應先適用其他民事責任方式,如停止侵權、公開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責任方式。只有在情節嚴重,使用非財產責任顯然不足以保護被害人精神權益的情況下,精神損害賠償金能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數額主要由法官根據侵權的情節、損害的后果、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以及受害人和侵權人的情況來確定。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情況主要包括:職業、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商譽狀況、經濟狀況等,這些情況通常與被害人遭受精神損害的結果有關。侵權人的情況主要包括:侵權人主觀過錯的程度(如故意或過失)、侵權的具體情節、認錯態度、經濟承受能力等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撫養孩子一方探望孩子時,需要經過對方同意嗎
2020-12-31如何選擇適格的交通事故訴訟管轄法院
2020-11-16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