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某地的一家公司工作。一天,王在公司工作時突然生病了。在同事的陪同下,王某到區醫院治療。感覺稍有好轉后,王某沒有按照醫生的建議住院治療,而是離開醫院回家休養。當天晚上11時許,王某病情突然惡化,妻子將他送到附近一家小診所輸液。不久,王某陷入昏迷,妻子立即將其送往市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經法醫鑒定,王某患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屬于心臟病。因出現癥狀時未及時有效治療和搶救,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此后,王女士的妻子徐女士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根據《中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王的情況為工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48小時內因病猝死或者搶救無效的。”。本辦法所稱突發性疾病,是指在工作中突然發生的疾病,無論是否與工作有關,都應當認定為工傷。本案中,王某確系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故應認定為工傷,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王某所在公司認為,雖然王某在工作中突發疾病,未按醫囑住院,即拒絕接受治療,復發時又不在工作時間和崗位,不應享受工傷保險。于是,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撤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王某死亡的工傷認定決定,人民法院根據司法鑒定意見分析認為,王某的死亡原因為:,王某自身的病情是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王某忽視病情的嚴重性,擅自回家,導致自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只能視為王某死亡的間接原因。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由于王某對疾病治療醫學知識的認知能力有限,雖然在治療對象的選擇和治療方法上出現了失誤,但并不影響工傷認定。因此,王某的病情是從工作時間、職務突發疾病到死亡時間的48小時內,符合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工傷待遇的法定條件。因此,判決維持了工傷認定,公司不服判決,上訴至市人民法院,因公司未為王某繳納相關工傷保險,市人民法院也維持了原判,它必須承擔所有的工傷賠償金。這對公司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因此,交易所建議企業依法用人,不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與發生工傷應支付的工傷賠償金相比,省下的錢不值損失。企業在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的同時,也是自己的“保險”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企不發工資怎么解決
2021-01-10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