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是以股東身份為基礎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形式,包括財產權、經營權和其他權利。它是一種獨立的權利形式,與“財產權”或“債權”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股權的持有與股東身份的存在密不可分。股權轉讓意味著股東身份的喪失,股權轉讓意味著股東身份的獲得,完成股權交易程序至少需要以下步驟:
(1)公司股東與擬轉讓其股權的各方(包括公司其他股東或公司股東以外的第三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持有并轉讓公司股權的一方稱為“轉讓方”,支付價款并轉讓公司股權的一方稱為“受讓方”。股權轉讓合同明確約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雙方的法律關系應屬于“約定債務”的法律關系(2)以公司名義,就股權轉讓事項召開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外商投資企業),并作出相關決議,編制與股權轉讓有關的工商變更登記法律文件。股東會或者董事會的決議一般包括:
1.公司股東會或者董事會同意股權轉讓的事實
(2)受讓人不是公司其他股東的,公司其他股東同意放棄所轉讓股權的優先購買權(3)修改公司章程其他與公司內部管理有關的內容,包括人事變動,etc可見,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依法有義務配合完成股權轉讓,這主要受《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司與其他股東、擬轉讓公司股權的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一種“法定債務”。當然,法定債務有效的前提是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不違反相關法律,公司章程規定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3)公司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股權轉讓的工商變更登記,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登記行為依法公告公司股權轉讓行為。公司應當將新股東列入股東名冊,或者根據工商變更登記的內容出具相應的股東身份證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國家機關,有義務依法對股東的投資行為和公司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督。管理至少有兩個方面,一是管理公司的組織機構;二是管理公司的經營。管理的目的是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顯然,股東和公司屬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相對人。工商變更登記前應當履行專門的行政審批程序。涉及國有資產轉讓的,須經政府財政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如果涉及外商投資,根據投資額,需要經國家規劃管理、外匯管理、外商投資管理等不同層次的部門批準;涉及國家對股東身份有特殊限制的行業,如金融、信息、交通、資源、醫療衛生等,也需要得到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的特別批準。這些專項審批程序屬于國家行政機關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經濟生活的范疇。公司股東、投資者以及公司與這些國家機關之間的行政法律關系,也是管理層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行政法律關系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