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解決原則(一)調解原則是指勞動爭議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當事人發生爭議后,應當先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在相互理解、通融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并切實遵守。調解無效,仲裁機構和法院才能解決。調解委員會要認真負責地做好調解工作,通過調解解決糾紛。調解需要建立和完善用人單位的調解組織和制度,充分發揮調解委員會的作用。仲裁程序中的調解是指仲裁委員會受理爭議案件后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盡快作出裁決,可以在裁決作出前的任何階段進行調解。仲裁程序中的調解與裁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訴訟程序中的調解體現了人民法院可以在審判的不同階段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盡快作出判決。人民法院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與判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調解原則并不意味著強制調解,而是要求調解在自愿的基礎上解決勞動爭議。調解與自愿原則密不可分。當事人是否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當事人是否接受調解方案,達成調解協議是否完全是自愿的,不能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也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自愿達成的協議無效。在調解中,要注意防止長期調解不作決定的現象,即能調解的就調解,不能調解的就盡快進入審判或者判決
及時處理的原則要求勞動爭議當事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法院必須依法及時行使權利,履行職責。當事人應當及時申請調解或者仲裁,逾期不予受理。當事人應當及時參加調解和仲裁活動,否則調解不能進行,可以視為撤回仲裁或者不予仲裁。當事人不服的,還應當及時提出上訴。否則,它將失去起訴權和上訴權,其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護。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調解糾紛,最長不得超過三十日;仲裁委員會應當及時受理爭議案件,不超過7日,仲裁應當及時,不超過60日;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審理,審理不得超過六個月,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時處理的原則有利于及時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及時穩定勞動關系,規范職工和用人單位的生活生產秩序,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中國法制的基本原則。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時,要對爭議事實進行深入、細致、客觀的調查分析,查明真相。這是準確適用法律的基礎,也是建立公正處理糾紛的法律制度的基礎。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進行調解、仲裁和審判。處理勞動爭議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不能主觀判斷,也不能徇私枉法。根據法律規定,對是非和責任的判斷應以勞動法律法規為依據;依法處理糾紛;處理結果應當合法,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4)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應當平等對待勞動爭議的任何一方,其法律地位應當完全平等。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應當由雙方平等分享和承擔,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不應當采用不同的標準。在申請調解、仲裁、訴訟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享有參與調解、仲裁、訴訟活動的同等權利。他們在處理勞動爭議時,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在期限、陳述事實、辯論舉證、申請回避、是否達成調解協議、是否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等方面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要堅持四項原則,即調解原則、及時處理原則、以事實為依據原則、以法律為準繩原則、平等適用法律原則。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期限的起算
2021-03-15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