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后,公司撤銷訴訟主體資格存在哪些問題,應當依法予以清算。清算結束,工商登記注銷后,企業法人將被撤銷。因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后,注銷登記前,企業法人仍應視為存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
可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后,注銷登記前,法人成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應當停止清算范圍以外的活動,但在特定范圍內仍有進行清算活動、提起訴訟等權利和行為能力。只有在清算程序完成、工商登記注銷后,企業法才能真正消亡。首先,撤銷與注銷的關系與區別。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登記機關應當收繳其公章,并將注銷登記情況告知其開戶銀行,其債權債務由主管部門或者清算組織清算,清算組負責清算被撤銷企業的債權債務,清算組是訴訟的主體,可以起訴和應訴。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后成立清算組的,應當以清算組為訴訟主體;未成立清算組的,以企業法人全體股東為訴訟主體撤銷和撤銷均為法律行為,將導致企業法人資格不復存在的法律后果。但是,他們的行為性質和最終的法律后果有很大差別這是一種正常的銷戶程序,由國家主管部門依法依法律程序實施。單位因自身原因不能或者不愿意繼續經營而主動要求關閉賬戶的行為,是自愿的、積極的行為。? p> 撤銷是主管機關在發生嚴重違法或不接受管理的情況下作出的一種行政處罰。也就是說,主管機關依據職權強制終止其他資格、資格、身份等,是一種被動行為。一般是指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撤銷,被撤銷單位往往存在非法經營、營業執照逾期等違法現象,兩者的具體區別如下:1.行為主體不同。注銷是企業法人依法決定終止經營并向登記機關履行的登記程序,一般是企業法人的主動行為;撤銷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有嚴重違法行為的經營者作出的行政處罰。吊銷營業執照處于被動狀態
2.一是對企業名稱的限制不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企業注銷后,登記機關一年內不得批準與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的名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登記機關三年內不得批準與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的名稱。二是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有不同的限制。被撤銷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不受后續限制
二者的法律后果不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既是企業法人經營資格的標志,又是企業法人資格的標志。注銷登記后,其經營資格和法人資格同時終止;但吊銷營業執照后,企業法人僅喪失經營資格,其法人資格仍然存在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