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合同期內降低工資
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違法用人行為發出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然后申請勞動仲裁補足工資差額并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是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終止后,向勞動者支付的一次性經濟補貼。我國法律一般稱之為“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稱之為“辭退補償”,俄羅斯《勞動法》稱之為“辭退補償”。我國《勞動法》和勞動部1994年頒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應當按照一定的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法》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有關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根據違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同情況,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應當不同:(一)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和勞動合同的規定,拖欠工資,拒絕支付加班工資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應當按照當地工資的25%支付額外工資和經濟補償
(2)因勞動者患病、受傷或者不稱職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給予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對身患重病、絕癥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增加醫療補貼。大病增加不低于醫療補助的50%,絕癥增加不低于醫療補助的100%。(3)用人單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更換工作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的工作時間,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工資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三倍的,最多支付十二個月的經濟補償金p> (四)用人單位因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而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經濟補償,在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在合同期內,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我們都必須遵守合同條款。如果公司違反規定,那么員工應該積極投訴,以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公司私下減薪的行為必須停止。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