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務發明專利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條,“通過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是職務發明創造。”為了進一步明確“職務發明”的具體情況,《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也對其內涵進行了界定,并將其概括為兩種情況:一是“在履行單位任務中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主要包括:1;(二)執行本單位交辦的任務以外的發明創造;(三)退休后、原單位調動后或者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終止后一年內,與本單位工作或者原單位交辦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由此可見,“職務發明”的內涵相對清晰。2、 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進行的發明創造,這里的物質條件主要是指本單位未向社會公開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技術資料。為解決現實生活中人才流動引起的職務發明認定糾紛,《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條將“臨時工作單位”也納入了“本單位”的概念,我國專利法對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僅對非職務專利申請的處理作了規定,而對“非職務發明”沒有明確規定。從專利的產生過程來看,任何發明創造都是由自然人完成的。因此,發明人作為這一無形財產的創造者,應當對該財產享有完整的權利,即專利申請權和控制使用權。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自然人個人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和智力資源的限制,發明人應當對該財產享有完全的權利,因此自然人個人必須以勞動合同關系為前提,借助單位的物質條件推動相應的研究進程,直至完成相應的發明創造。非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完全脫離與單位的勞動合同關系,依靠自身的物質技術條件進行的發明創造,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發明創造權的歸屬上。對于非職務發明,只有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才能成為專利申請人。專利申請被批準后,專利權人可以享有對發明創造的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的專有權,排除他人,從而控制專利的禁止權。但是,在職務發明創造中,雖然自然人是完成發明創造的主體,但是申請發明創造專利的專利申請權屬于單位,作為發明人的自然人不享有對完成的發明創造的控制權和排除他人使用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后,應當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報酬。”因此,可以認為專利申請權屬于本單位后,職務發明的發明人只有從單位獲得報酬和獎勵的可能,但專利法對具體的獎勵形式和合理的獎勵程度沒有明確規定,授權的職務發明專利屬于該單位的,該單位也是該專利的所有人,單位可以與發明人提前約定支付相應的獎勵費。當事人對職務發明的歸屬有爭議的,不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但是知識產權局如何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在職務發明創造的所有權上,職務發明申請專利是否違法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節點可以提起聽證
2021-01-132020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變化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