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并授予專利權,專利權人為單位。然而,職務發明人因其發明創造享有下列權利:
1.職務發明人、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2.單位給予獎勵的權利3.發明或者設計專利實施后經營,獲得合理報酬的權利目前,我國《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對職務發明的獎勵和報酬作了明確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后,應當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理的報酬。這里所說的經濟利益,不僅包括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實施該專利所取得的經濟利益,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專章的形式規定了優先權原則、最低保證額和獎勵比例。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可以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企業事業單位給予發明人、設計人的獎勵和報酬,依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辦理。(一)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的,也不在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方式和數額的,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勵。發明專利的最低獎金不得低于3000元;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最低獎金不得低于1000元。發明創造因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在單位采納而產生的,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給予優先獎勵,也沒有在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報酬方式和數額,在專利權有效期內,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后,每年,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報酬,應當提取實施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營業利潤的2%以上或者實施外觀設計專利的營業利潤的0.2%以上,或者按照上述比例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三)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向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收取的專利使用費中提取不少于10%的報酬,概括起來,職務發明的用人單位享有產品的全部使用權,發明人經雙方協商,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職務發明和個人發明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雙方在簽訂合同時應就所有內容進行協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誰是職務發明侵權責任〈p〉如何認定非職務發明專利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