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原告馬某,女,1973年6月出生,漢族,職工,住址:某中央銀行家屬樓
原告張某,女,1977年3月出生,漢族,職工,住址同上被告中國銀行汝南縣分行,住址:59號,某街道
負責人、行長鄭先生
1993年1月10日,被告在中國銀行汝南縣支行設立房地產信貸部,為被告的業務單位。1994年9月,兩原告與被告簽訂了5年勞動合同(1994年9月20日至1999年9月20日)。1997年12月5日,被告將房地產信貸部改為中國某銀行汝南縣中心支行,兩原告在該支行從事政策性房改金融業務。2009年1月,被告以從事政策性房改的財政人員限制為4人為由,停止了原告的工作。兩原告的工資發放至1999年1月,馬某的月薪為519元,張某的月薪為509元。1999年1月12日,兩原告以被告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為由,向汝南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委員會于1999年7月15日作出(1999)第2號仲裁裁決,結論是汝南農業銀行總行為兩原告繳納了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并支付了他們的工資和安排了他們的工作。1999年8月18日,兩原告根據生效裁定,向汝南縣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汝南縣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于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三日作出汝民初字第二號民事裁定,1999年拒絕立案執行(裁定無權提起訴訟)。之后,兩原告多次要求汝南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給予和解,均無果而終。2002年1月14日,兩原告再次向汝南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汝南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于2002年1月15日發出不予受理通知書,理由是兩原告的第二次仲裁申請超過了60天的仲裁期限。根據不予受理通知書,兩原告于2002年1月28日向汝南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中國銀行汝南縣分行支付1999年2月至1999年7月的撫恤金、失業保險金和工資,中國銀行汝南縣分行辯稱,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真實的;(二)原告第二次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超過60日,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訴訟時效也超過兩年;汝南縣人民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五年勞動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是一份有效的合同。被告擅自終止合同是違約行為。勞動爭議發生后,兩原告依據《勞動法》及時申請了勞動仲裁。由于仲裁裁決的被告人為中國銀行汝南縣分行中心支行,不具備法人資格,法院不予立案執行。兩原告應根據已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提起民事訴訟或向仲裁委員會申請更正錯誤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合法嗎
2020-12-24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生產線外包
2020-11-11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