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辦理哪些勞動合同
關于需要辦理哪些勞動合同,沒有明確規定。一般來說,辦理社會保險和檔案轉移手續是簽訂勞動合同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由于雇主和求職者之間對勞動相關法律法規和法律知識的掌握不平等,簽訂勞動合同并非易事,求職者顯然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求職者在簽訂合同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如果求職者是通過熟人的幫助進入單位的,這阻礙了感情關系,求職者或雇主只是達成了口頭雇傭協議合同,但這種口頭合同對求職者是相當不利的,因為求職者和雇主將來一旦發生利益糾紛,雇主可以隨意對待求職者,而求職者由于沒有書面證據,只能承擔一切可能的損失。為了保護個人利益,求職者在正式進入用人單位時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許多單位往往提前起草一份勞動合同文本。文本中約定的責任、權利和利益對本單位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正式簽訂合同時,雇主只需要求職者簡單地簽字或蓋章。然而,在仔細審查合同后,求職者發現條款沒有明確表達,概念模糊。合同只約定了求職者的義務、如何遵守本單位的各項制度、發生侵權時應承擔的責任等。至于求職者的權利,除了賠償幾乎沒有其他內容。為了安全起見,作者建議求職者在正式簽訂勞動合同時,最好要求用人單位到勞動行政部門下屬的勞動事務咨詢公司進行勞動合同文本評估
3.求職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初衷是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利益,但如果合同本身是非法的,求職者的權益仍然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為此,求職者必須首先確認自己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包括:用人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私營企業必須符合法律條件。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內容(權利和義務)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勞動政策》,不得從事非法勞動;此外,簽訂勞動合同的程序和形式必須合法
4.為了更好地用法律武器保護和維護個人利益,求職者在簽訂勞動合同前應認真學習和了解一些勞動法律法規知識,如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終止和解除、勞動保護、保險、法律責任等,在與用人單位起草勞動合同文本時,求職者可以爭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權利和義務,或者將來一旦雇主違反合同,求職者可以使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將來雙方發生利益沖突時,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核實。因此,在簽訂前,求職者必須要求單位負責人拿出合同原件,仔細審查合同條款是否完整,如姓名、地點、時間、勞動規則、具體工作內容和標準、勞動報酬、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爭議解決方式、簽字蓋章等,如無異議,與單位負責人當面簽字蓋章,以防止某些單位的負責人利用不同的簽訂時間篡改合同
6.如果求職者進入的單位主要從事一些對人身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的行業,求職者必須與雇主確認,任何與工作有關的傷害都應按照法律規定處理。目前,許多單位只知道要求求職者為他們努力工作。一旦求職者殘疾或喪失工作能力,他們會無情地把求職者趕走。因此,在起草合同時,雇主要求雇員照顧自己的工傷,或者只是同意一些不相關的條款,這與國家法定報銷標準相去甚遠。為了脅迫和控制求職者,許多私人單位通常要求求職者在簽訂合同之前支付一定的抵押貸款。這樣一來,一旦求職者違反了協議,他們的后抵押貸款將被沒收,雇主可以放心地依靠,因此求職者必須服從。因此,求職者應首先了解該單位收取按揭貸款的意向。此外,他們可以私下向內部員工詢問該單位的聲譽,以衡量是否應支付抵押貸款
例如,申請人應以大寫字母了解合同的細節,當合同不涉及數字時,務必將其乘以<8>;此外,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和附加條件(如簽證和注冊);本合同至少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并妥善保管;雙方在簽訂合同過程中發生的任何爭議,均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以上為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您需要處理的事項。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要求雙倍工資。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您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了解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辯護律師在審判階段的權利有什么
2020-12-18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年金
2021-02-06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