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勞動關系的一方是工人,另一方是雇主。職工主要是指與中國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以及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用人單位是指中國境內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具有勞動主體法律關系的人之間的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如果勞動關系雙方之間未發生爭議,即使爭議涉及勞動問題,也不構成勞動爭議。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糾紛、勞動者流動引起的用人單位之間的糾紛、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與勞動行政部門之間的糾紛、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與勞動行政部門之間勞動行政部門之間的糾紛等,勞動爭議的內容涉及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是勞動關系實現的爭議。勞動關系是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糾紛不是為了實現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則不屬于勞動爭議的范疇。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就業、工資、工作時間、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勞動福利、職業培訓、民主管理、獎懲等,雙方應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解決:
1.雙方應協商解決。雙方通過協商解決各自的爭議是雙方努力解決爭議的第一種方式。如果協商解決的雙方都愿意協商或協商不能達成協議,雙方可以選擇調解或仲裁程序。當事人可以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雙方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會受理案件;當事人可以不經調解直接申請仲裁。工會與企業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直接申請仲裁。經調解,雙方不能達成協議的,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適用于各種糾紛。但是,因簽訂集體合同而產生的爭議應由勞動部門與相關方協商解決。它不適用于仲裁程序。除此類爭議外,仲裁程序是其他爭議的強制性和必要程序。也就是說,只要一方申請仲裁并符合受理條件,仲裁委員會即予以受理;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先辦理仲裁手續。未經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審理程序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終程序,實行二審終審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