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胡-解的讀者來阿華接待室咨詢說:我現在就職于一家合資企業,已成為該公司的骨干,并正在就職讀一所名校的MBA。由于全球性經濟不景氣,該公司現決定進行大幅度裁員,號召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并給與補償。我考慮自身條件和公司的發展前景,自信可以再找一份理想工作,于是雖經公司再三挽留還是決定辭職。辭職后我想先休息兩三個月再找工作。以調整精神狀態投入新的工作,在此期間,我的檔案會被作為下崗人員存放到所屬街道,并享受失業救濟金(當然我沒有必要去領取)。
如果我有過這樣短暫的、人為的失業經歷,會不會對我今后應聘新公司造成影響?或者我應該立即應聘新的工作,避免作為下崗人員將檔案存放到街道?阿華解答:在沒有正面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就您的問題中的兩個法律問題作出說明:一是用人單位裁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授意下能否主動辭職;二是勞動者辭職后能否獲得經濟補償金和失業救濟金。據了解,時下有些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不管是自己的原因提出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還是勞動者本人的原因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都讓勞動者填寫所謂的《辭職申請表》。很多勞動者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在被單位辭退時,以為填寫辭職申請表只是履行一種離職手續,并不知道一旦形成這樣的“白紙黑字”,在訴諸法律時,將會產生兩種與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其一,勞動者將喪失獲得經濟補償金的權利。《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而裁減人員的,或者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其標準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的標準工資。但是,如果是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部發〔1996〕第354號《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20條之規定,用人單位就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支付經濟補償金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是哪一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在不了解法律后果的情況下填寫了《辭職申請表》,那么,其損失將是無法彌補的。
其二,勞動者無法申領失業救濟金。國務院令第258號《失業保險條例》第14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三)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這里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是指下列人員:終止勞動合同的,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等。顯然,勞動者提出辭職的不屬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范圍。
按照國家規定,也無法享受失業救濟金。因此,當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雙方解除勞動關系時,勞動者切莫輕言辭職,以免誤入一些用人單位設計的“甕”中。在單位要求解除勞動合同,而員工不寫辭職信,如果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不能再維持下去,用人單位還是會找理由辭退員工的。無論用人單位以哪種理由辭退員工,用人單位首先必須提供支持這些理由的證據,其次,還必須向員工支付補償金,除非員工被過失性解除合同。如果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應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沒有支付,員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并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出申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