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了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扣伙食費、房租費等,勞動者實際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實發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僅僅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而實發工資并不能真實體現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比如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費、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都可導致實發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的工資,顯然也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一般情況下,經濟補償金的計算,以員工的稅前工資為準,如果用人單位不支付或者少支付的,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