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惡意談判一般是指一方開始或繼續談判而無意與另一方達成協議。如果一方惡意談判或惡意終止談判,該方應承擔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締約過失的主要情形如下:
首先,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進行談判。所謂“借款”是指沒有與另一方訂立合同的目的。與對方談判只是一個借口。目的是損害對方或第三方的利益,惡意與對方協商合同。例如,甲方知道乙方有意轉讓該餐廳,而甲方不想購買該餐廳。然而,為了防止乙方將餐廳出售給競爭對手C,甲方假裝與乙方進行了長期談判。當C買下另一家餐館時,a打斷了談判。后來,B以低于C的價格轉讓了餐館。B的損失是兩種價格之間的差額。在訂立合同時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如果一方知道與合同有關的重要信息,知道合同無法成立,但不告知另一方,繼續與另一方談判,無意與另一方達成協議,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它應該補償。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甲方正在與乙方協商推廣乙方生產的專用設備。甲方理解,乙方不可能從政府主管部門獲得必要的出口許可證,這是甲方向乙方付款的先決條件。但是,甲方沒有將這一事實通知乙方,并最終簽訂了一份合同,該合同因未獲得許可證而無法生效。甲方應承擔乙方了解情況后發生的一切費用。三、其他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各方根據誠信原則進行談判并不奇怪,中途停止談判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終止談判,則是不正常的。如果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損害,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賠償損失。例如,甲方向乙方保證,如果乙方試圖獲得經驗并準備投資15萬美元,將向乙方授予特許經營許可證。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乙方為簽訂本合同做了大量工作,并始終相信將獲得甲方的獨家許可。當達成協議的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甲方通知乙方必須投入更多資金。乙方有權拒絕該請求,并有權要求甲方賠償因準備訂立合同而產生的費用
締約過失責任方應賠償受害方。賠償應限于受害方的損失。這種損失包括直接利益的減少,如談判中產生的費用,還應包括受害方失去與第三方訂立合同的機會。例如,對于餐廳,應補償差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可以享受什么工傷待遇
2021-03-19合同違約損害請求的抗辯方式有哪些
2020-12-01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