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一個月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補償
如果雇傭一個月后未簽訂勞動合同,雇主應從第二個月起支付雙倍工資(最多11個月),并補足社會保險,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還應支付經濟補償(見《勞動合同法》第82、38、46條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錄用前訂立勞動合同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內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建立勞動關系,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薪
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后果
1。不簽訂合同并不免除雇主依法為雇員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費的義務,只要雇主從事雇傭活動并與雇員建立勞動關系,即使他們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享有《勞動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不可免除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如果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用人單位依法終止或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辭退勞動者)時,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額外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當勞動合同到期且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無需支付任何經濟補償。如果單位終止或終止事實勞動關系(解雇員工),導致員工失業,如果單位未依法為員工繳納失業保險費,可能需要賠償失業損失,導致員工被解雇后無法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員工可以依法向雇主要求賠償
如果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單位,否則屬于非法終止勞動合同,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的違約責任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不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無需向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責任
5。公司不得因未通過試用期而解雇員工,且勞動合同可約定試用期(不超過6個月)。試用期內,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公司可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則沒有試用期(因為口頭約定的試用期無效)。雖然單位可以辭退員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額外支付經濟補償。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的商業秘密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很難證明哪些是商業秘密,以及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因此可能不被視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未簽訂勞動合同造成職工損失的,故意拖延勞動合同訂立(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后未及時續簽勞動合同),造成職工工資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工傷和醫療等待,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還應支付額外賠償費用的25%。勞動行政部門也可以責令用人單位給予補償、行政處罰等。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如果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核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處以罰款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我們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貸款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0-12-15行政監督的種類
2020-12-12遭遇強拆應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17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