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作為一種典型的私法行為,必須在公共權力的范圍內執行,而無效合同是國家公共權力干預的結果。所謂無效合同,是指因缺乏法律效力要件而成立并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本合同所稱不發生法律效力,是指合同雙方所追求的法律效力不發生。國家公共權力不應過度干預私法規定的行為。因此,合同無效的認定應當完全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主要原則如下:
(1)不違法即合法有效。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才能認定合同無效。否則,它不是無效的。這就是所謂的“免責”。對于已訂立的合同,只要合同中沒有妨礙其有效性的法律原因,則應依法確認合同有效。(2)認真對待地方法規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的無效,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一般規定的合同不再視為無效
但是,對于涉及國民經濟的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頒布的《外匯管理規定》、《對外貿易管理規定》等涉及民生和國家重大利益的法律、行政法規升級前有司法解釋的,違反上述規定的,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確認合同無效;沒有司法解釋的,根據具體情況,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為理由,確認合同無效。如果以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機械地宣布合同有效,當當前的立法活動滯后時,將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3)一般來說,合同無效的認定應基于當事人的請求,法官不應輕易地主動作出決定和宣布。要求他人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的權利是實體法中的一項要求。根據合同法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合同應在法院認定合同無效之前生效。除非合同必然無效,否則法官一般認為合同有效。只有當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確定合同無效的請求或索賠時,法院才能確認合同無效。但是,如果合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社會公共利益,法院可以主動確定其無效性,因為缺乏合同無效的索賠主體
合同產生的背后有許多法律法規。當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是合同應當合法。想象你可以通過合同免費得到東西是不現實的。同時,對各種合同的書面形式和效力認定程序有非常嚴格的法律規定。如果您簽訂了重大合同,請咨詢專業律師,律師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引發的糾紛
2021-03-24合同已經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醫療事故鑒定多少錢
2021-01-02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