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撤銷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訂立合同時,由于重大誤解,當事人表達的意思與真實意思不一致的。雖然意思表示不真實,不符合效力要求,但當事人訂立本合同時不得故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治安良好習慣,因此不同于無效合同。擁有取消權的人必須積極行使取消權,并請求取消合同。因為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實,外界往往難以判斷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即使外界知道一方因當事人意愿的不真實表達而受到損害,但當事人并不主動取消,而是自愿承擔損害的后果,法律也應允許這種行為有效。因此,法律應將要求解除合同的權利留給具有解除權的人來決定是否解除合同。法院應采取非訴訟的態度來取消此類合同。當事人不主動提出解除的,法院不能主動宣布解除合同。無效合同在內容上具有明顯的違法性,當事人不能選擇確認無效合同的效力。即使當事人不主張無效合同無效,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也應主動介入,宣布合同無效。可撤銷的合同在被撤銷之前仍然有效。對于可撤銷合同,具有撤銷權的人有權決定是否提出撤銷。撤銷權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或者撤銷權人僅要求變更合同條款的,不要求解除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可撤銷合同仍然有效,雙方仍應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其義務。任何一方均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因素為由拒絕履行其合同義務。無效的合同當然無效,不要求雙方繼續履行無效的合同。可撤銷合同在民法通則中稱為可變更合同和可撤銷合同,即對于此類合同,具有撤銷權的人有權請求撤銷,或者他只能請求變更合同內容而無需撤銷。所謂變更,是指當事人通過協商改變合同的某些內容,如適當調整標的價格,適當減少一方承擔的義務,通過變更使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公平合理等。如有變更,本合同仍然有效。無效合同當然無效,雙方不得在變更和確認無效之間做出選擇
具有撤銷權的人撤銷合同將導致合同關系終止,但兩者性質不同。撤銷權是指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使受害方享有撤銷權;終止的權利可以基于法律規定的原因(如不可抗力、另一方根本違反合同等),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根據雙方事先約定,雙方可享有終止的權利。合同的解除不僅可以針對合同,還可以針對其他法律行為。原則上,解除僅適用于合同,不適用于其他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