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9年3月,周進入一家公司,擔任該公司的工程師。由于商業秘密的問題,雙方簽訂了一份保密協議,該協議規定了競業限制條款,即雙方同意,周在勞動合同終止后2年內不會受雇于與公司從事類似業務的其他雇主,不得開辦與公司有類似業務的企業,并同意周違反保密協議的,應向公司一次性支付5萬元的違約金,但協議未規定在競爭期間對周的經濟補償。2012年3月,雙方勞動合同到期,周離開公司。同年8月,周進入了一家與從事類似業務的原公司有競爭關系的公司。因周違反競業禁止條款,一家公司向人事和勞動爭議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周支付50000元的罰款
[差異]
對于周是否應向一家公司支付違約金存在爭議。
第一種意見認為周應向公司支付違約金。由于雙方已簽署保密協議,且該協議合法有效,如果周違反該協議,應支付約定的違約金。第二種意見認為保密協議中的競業限制條款無效,周不需要向公司支付違約金
[分析]
作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周是否應該支付違約金的關鍵是保密協議中的競業禁止條款是否合法有效。根據權利和義務平等的原則,一般來說,有權利、義務和權利。公司與周某簽訂的保密協議可視為勞動合同的一部分,該協議僅規定周某有義務遵守競業限制,但未規定周某有權獲得競業限制補償。競業禁止報酬權是《勞動合同法》第23條賦予勞動者的法定權利,該條規定,對于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禁止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后,在競業禁止期內,每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也就是說,如果同意競業限制,則應同時同意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競業禁止經濟補償的支付是對勞動者競業禁止的考慮。這不僅是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也是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款,如果用人單位免除其現有的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則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保密協議中的競業限制條款免除了公司的法律責任,并排除了周的合法權利。違反了權利義務平等原則和勞動合同法的強制性規定。因此,本協議中的競業限制條款無效。由于保密協議中的競業限制條款無效,周當然不需要根據該條款向公司支付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土地轉讓新政策是什么
2020-12-26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房屋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怎么維權
2021-02-16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