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程序簽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例行程序簽署的合同不是真實意圖的表達,因此本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以申請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方當事人以欺詐或者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II)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III)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之一的,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重大誤解;(II)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
如果一方通過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訂立合同,當事人要求變更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合同。
合同欺詐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偽造各種工作證、身份證、姓名、介紹信、加蓋公章的空白合同紙、營業執照復印件等虛假證件。用各種假象欺騙對方。如果對方沒有進行必要的檢查并保持應有的警惕,很容易被欺騙,只憑這些虛假的證書與他們簽訂合同,以高于當地市場價格等優惠條件為誘餌,一次騙取大量貨物,并迅速降低貨物價格和轉移貨款
第三,欺詐者以銷售緊俏商品為誘餌,騙取買方押金或預付款
第四,欺詐者為了騙取信托,往往會預付少量貸款或存款,以穩定彼此,達到詐騙大宗商品的目的。
第五,欺詐者以技術轉讓、合同產品和利潤等優惠條件為幌子,騙取技術轉讓費,以質量低劣為由拒收產品。給受讓人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第六,犯罪分子利用對方的疏忽大意,不注意細節而簽訂合同。故意不定期地填寫合同內容。創造欺詐機會七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法律觀念不強,重視人際關系,忽視合同關系,搞所謂的“君子協定”,讓欺詐者乘虛而入,當另一方將貨物送到門口或用金錢取走貨物時,犯罪分子就會設置陷阱。對方落入圈套后,揭穿自己的真實面目,強迫業務人員卸貨或交貨款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日常簽訂的合同不是真實意思表示,因此本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以申請解除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向lyba提供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法律文書強制執行怎么申請
2021-01-19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