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簽訂合同之前,仔細審查對方的主體資格、信用狀況和履約能力。合同簽訂前應滿足“三個條件”,即:一是對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和營業執照。委托代理人簽訂合同的,要求對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代理人身份證明等,以消除因介紹關系或熟人而草率簽訂合同的現象;第二,通過各種方式調查對方的信用狀況;第三,要掌握和了解對方的履約能力。在簽訂合同時,嚴格審查合同條款。嚴格審查合同內容,做到權利義務平等,條款規范,協議明確,便于履行。合同的主要條款不得含糊或容易含糊,以防止對方利用這些條款進行詐騙,留下隱患。這項工作應由法律顧問(律師)檢查。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合同管理體系。根據具體情況,從合同簽訂到履約完成,企業應制定一套切實、完善、嚴格的合同管理制度。聘請法律顧問以降低業務風險。犯罪分子多次成功地利用合同欺詐,增加了企業的商業風險。事實上,合同另一方提出的看似公平的條款實際上可能是另一方對某些法律問題的回避;事實上,我方提出的在業務上非常有利的條款可能存在重大的法律隱患。因此,企業在提高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的同時,迫切需要聘請具有合同法律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律師擔任法律顧問
經濟合同欺詐的形式和防范方法
1。偷偷摸摸的“人空出大樓”是三不公司在經濟交流中常用的伎倆。這些人往往通過簽訂巨額的購銷合同來贏得對方的好感,然后以小額預付款詐騙大宗商品,或者以小額商品詐騙巨額資金,最后“人空出大樓”逃跑。例如,前幾年棉花銷售良好時,新疆的一個貿易中心與川西的一家企業簽訂了1000噸棉花的供銷合同。合同簽訂后,貿易中心向該川西企業供應了100噸棉花,并表示正在處理貨車計劃。只要收到付款,所有的棉花都將立即運出。川西企業相信了這一點,并將所有款項匯入供應商賬戶。因此,供應商開始尋找各種原因延遲供應。直到交貨后幾個月多,這家川西企業才進入新疆催貨,并向工商和技術監督部門投訴。合同管理機構找到了其注冊地址,發現供應商已歸還租賃房屋。在銀行檢查付款后,得知買方已在5天內向整個部門提交了數百萬元的付款
2。蒙古國從事文字游戲,等待混水摸魚的機會。一個蒙古算一個。例如,在合同中,技術標準是苛刻的,條款是用算命師的語言制定的。騙取合同保證金和技術轉讓費,傾銷假冒偽劣原材料,牟取暴利,充滿“殺傷力”。一家食品加工廠在一家大報紙上登廣告招聘產品加工商。一些制造商已經與他們簽訂了加工合同。合同規定,承包商應向定制方交付400-8000元的合同保證金,并支付1000元的技術培訓費。第一批300套批發件由承包商在25天內加工組裝,第二批20000套散裝件驗收合格后發放。驗收不合格的,合同終止。本合同還附有客戶化方認可的驗收標準。在收到備件后,承包商應仔細工作,但無論如何都不能通過驗收。這樣一來,合同就一個接一個地終止了,合同保證金和技術培訓費就白白流失了。這些人的主要騙局是圍繞“交換”玩“金蟬炮擊”。欺詐者以單位承包商和銷售人員的法律身份與外界簽訂經濟合同。貨物交付后,他們以低價傾銷,收入自然會回到他們自己身上。然后他們變臉溜走,損害了合同雙方的利益。假冒偽劣,玩弄“空頭支票”。在履行經濟合同時,以支票支付和提貨,故意交付不合格支票,并利用銀行支票承諾的時差進行詐騙。這也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欺詐行為,因此現在相當多的企業規定他們可以在收到支票后三天內發貨,以防止“空頭支票”的偽造。在經濟交往中,媒體利用虛假中介欺騙人們是很常見的,這很容易欺騙人們。例如,在上述合同詐騙案中,幾乎有一家中介機構正在介紹另一方。即使合同陷阱被發現,中介合作作為一項獨立的合同也已經實施。收回中介費的法律依據不足,只能白白失去。廣州的一家咨詢公司與一家合資絲綢廠簽訂了中介合同。合同規定,咨詢公司將對其訂購的德國arrow絲機進行全面調查,編制可操作性報告,并介紹一家紡織設備公司負責絲機的技術參數評估。咨詢公司的職責已經履行。合同簽訂后,合資絲綢廠支付了15萬元的中介費。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合資絲綢廠很快發現,所謂的絲綢機技術參數鑒定合同是一個真實的騙局,中間方以合同條款中“非訂購方責任”為由拒絕收回中介費,這很難說。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面前設陷阱是很常見的。主要手段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在產品(商品)的驗收、咨詢、運輸等環節設置陷阱,以少填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在市場購銷溝通中,大多數方式都是以收貨發貨的名義,要求對方在驗收單上簽字,或更換橫梁,以劣質貨物替換待交付的驗收產品(商品),或突然出擊,造成倉促混亂局面,干擾對方正常履行職責,并利用對方人員經驗不足、責任心不強、缺乏法律知識、不熟悉其他地方的情況,使對方上當受騙,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社會上的一些人試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經常煽動一些不存在的故事,編造荒誕的故事,吸引人們上當受騙。比如養海貍的豐富游戲,棉花和蠶繭的戰爭等等。最典型的是被中央政府取締的非法傳銷活動。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犯罪分子將繼續變換手法,利用經濟合同詐騙財產。這就要求廣大企業加強執法、守法和使用,相關部門加強執法
合同詐騙手段
利用合同詐騙是犯罪分子賺錢的手段,可以說是多種方式。然而,混淆同樣渴望賺錢的人的手段并不聰明。為了避免被欺騙,人們只需要記住餡餅不會從天而降。有吸引力的商品。利用暢銷商品短缺,誘使簽訂購銷合同,騙取預付款或押金。魚吃魚餌。先履行幾個小合同,制造出履約能力強、信譽好的假象,騙取信任,簽訂大合同,騙取大量貨物或大額貨款,然后消失
3。嫁接。讓對方看到別人的物品。一旦簽訂合同詐騙另一方付款或押金,將沒有任何痕跡。假身份。私自刻公章、偽造企業,再與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以關系、隸屬關系騙取集體企業、國有企業營業執照的;柜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